【摘要】针对高中生来说,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内容,在高中也有专门的美术鉴赏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鉴赏能力。高中生在美术课上会接触较深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美术功底。美术鉴赏课的开设还能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上的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与教学
高中的学生学习压力是最大的,他们即将面对高考,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感到严重的压迫感。在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教学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鉴赏能让学生放下身上的压力和重担,利用这个学习时间去了解许多跟艺术相关的内容,欣赏一些名人名作,开阔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老师应该利用美术鉴赏课让学生得到放松和缓解,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首先,在高中时期,很多老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观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美术鉴赏课上无法提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导致美术鉴赏课开设的意义下降。美术鉴赏课本应该是一门很有意义的教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却因为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凸显不出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高中学校和美术老师本身也没有重视美术鉴赏课的开设。美术鉴赏课虽然不像语数英那么重要,但是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却存在着老师只顾眼前学生的高考,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随意占用美术鉴赏课的时间,让美术鉴赏成为一个空壳子,没有任何教学意义和地位。
最后,学生没有任何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由于美术老师本身的不重视,所以在美术鉴赏课的课程内容上也不会尽心设计。美术鉴赏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若老师只负责将一个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没有感觉这门课对自己有任何的提升,就会放弃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在课上的参与度低,兴趣低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老师会越来越不重视这门课,陷入一个死循环。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
1.开阔学生的视野
美术的内容和领域是非常丰富广阔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没有人能将知识学得透彻、学得全面。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能让学生从中认识历史、认识万物的规律,在作品中翱翔,看到很多生活中无法发现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美术的涉及广泛,学生能从美术鉴赏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让自己的知识变得更加充实。
2.提高审美的能力
美术鉴赏课在扩展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去感受美、接触美、发现美的能力和意识。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对艺术的创作和鉴赏都会提高审美能力。因此,老师应该重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现在是一个重视文化素养的时代,学生本身的“自然审美意识”是不能让学生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立足,老师需要利用美术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发展[1]。
3.调整学生的心态
到现在为止,每年都会有学生迫于学习压力自杀,学校就像牢笼一样封锁着学生。高中在面对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和老师都在备受煎熬,在学校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高中美术鉴赏的开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得到放松。美术鉴赏课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提升,积极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压力。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氛围和模式
要想让美术鉴赏课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湘美版的教材上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中的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书本上的内容是固定的,一些具体的文字描述和图片组成的内容,再加上老师枯燥的演说是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是现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设备,它能给学生展示精美的课件,丰富的资源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先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去想象思考:什么叫做美术作品?你所了解和认识的美术作品是怎么样的呢?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发言的环境下展开思维,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被引导,兴趣也就随之上升。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老师要让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充满兴趣,才能在一个有力的条件下推动美术鉴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给学生展示一些作品,就像玉壶春瓶、秦汉瓦当还有青铜器等物品让学生思考,美术作品之中的美都有怎样的特色?它们的美都来自哪里?要让学生明白美是源于生活实践的,美的历程是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利用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2]。
2.实践观察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在课本上的学习是有限制的,老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外出,去实地观察美术作品,甚至还能在网上查阅更多的美术作品在教室让学生观看和学习。《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学生要通过学习后充分认识到美术作品种类不只是绘画这一项,它还包括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皮影、剪纸、刺绣等其它形式的分类。要给学生充分列举出不同种类的美术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这些种类不同却有着独特美的艺术作品,才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美术作品的相关内容,形成对美的一种正确认识。在观看学习期间,老师要鼓励学生去参与美的评判,积极发言去评判美的独特,去感受美术作品中美的法则,从而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关键课程,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对学生的艺术修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实践观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高中鉴赏课开展的意义[3]。
3.多媒体和实地写生参观和观察
在美术鉴赏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实地写生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美术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展示画作的同时给学生讲述《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达芬奇当时创作的背景,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幅画作,让学生通过分析对这幅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白这幅画是因何出名。在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去当地博物馆进行参观,去实地观察博物馆内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从中深刻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情感思想,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将来碰到艺术作品时能够独立的进行欣赏和判断,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展方式要变得多样化,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才能使学生在鉴赏课上提高审美能力,懂得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如此,在日后社会上才能有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吴艳娟. 中国新通信. 2020(06)
[2]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华国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9)
[3]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王聪. 中国校外教育.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