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模式思政元素融入《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李冬霞
[导读] 思政教学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思政教学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然而,就当前教师的课程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注重理论教学,缺少跨界思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转变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融入到组织设计教学中,采取PBL模式对课程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保证学生在掌握技术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PBL模式;思政元素;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科目,属于土木工程管理类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并且理论跨度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专业教师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PBL模式也是项目学习法,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当前教师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学习教学优势。
1.PBL模式思政元素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1.1 PBL模式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PBL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当前教学需求,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项目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PBL教学模式分解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知识串联,能够提高其综合能力。学生在每一次的任务完成后,都应当归纳相应资料,总结实践中《施工组织设计》知识,学生通过教师提出驱动问题而完成设计方案,也能巩固其基础知识,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当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学习成就感。
        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和教学项目设计时,需要调整教学模式,合理引入思政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施工方案、施工进程等内容编制和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另外,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思政的渗透应当围绕《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开展,渗透《施工组织设计》中服务理念,保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法律意识,也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张弛有度,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实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融入到建筑现场,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动态,从而夯实学习基础,学生进行实践后,还能反思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端正学生思想,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
1.2 PBL模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将PBL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到《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端正教学观念,既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的工程程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其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小组成员商定工作计划,并且互相配合,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批阅学生完成的编制报告时,不能敷衍了事,应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做”合为一体。学生进行的小组讨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失误,此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使其勇于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方案、优化编制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应当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适当的开展个性化思政教学,帮助学生分析专业内容,将相关建筑法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具备较强的普法观念。
1.3 PBL模式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整堂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且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设计方案以及任务书的完成度,使其将学习任务高效完成,保证学生能够在讨论的同时,得出正确的结果,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最终根据其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可以从多个侧面综合评价学生,使其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保证学生在评价的环节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巩固法律基础,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在评价时,也可以融入案例等素材,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在理解课程要点的同时,对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责任,并引导学生服树立承担责任意识。
2.PBL模式思政元素融入《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首先,PBL教学模式为任务驱动法,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育模式。此外,教师对于项目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当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其次,教师通过PBL模式进行思政渗透,在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修养,保证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到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此外,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最后,教师采取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个人素质,在教学环节中对思政课程的渗透需要可有、合理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使教师投入到课程改革中。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融入思政课程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选择PBL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性人才。因此,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观念和思政教学目标并转变教育模式,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雪英,许东,吴雅君,张昕源.PBL教学模式下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130-132.
[2]齐会杰.高职专业教育和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新途径[J].智库时代,2019(03):217+225.
[3]姚远.浅谈高职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5):76-79.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高校国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FG2017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