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生成性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真实性和丰富性等特点。本次疫情期间,各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这次线上教学工作,不仅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尝次和思考。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丰富课程资源,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课堂生成性教学”倡导“生本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本次线上教学工作,让我觉得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场”,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场”。它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同时也提供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 内涵与思考 高效学习
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合新型社会需要的人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失的部分。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似乎一听就会,一看就懂;可一到考试,一做就错,老师一批卷就怒。面对这种情况,不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并思考课堂的真正内涵,这次线上教学也给了我自己尝试的机会,同时也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学目标“预设性”与“发展性”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或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偏重知识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甚至很少顾及学生的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教学目标要从教师、教材和学生三方面进行兼顾。既要有以感知为基础的认知目标,又要有以能力提升的技能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做到三维合一。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创精彩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人的发展是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要实现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就应该致力于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育。让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生长,学生在“发展性”教学目标的落实下努力探究、不断建构,从而让知识内化,让情感升华。
二、教学内容“固定性”与“创生性”的思考
课堂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严格依照教材内容,落实双基目标,是教材和教案的展开过程。“创生性”课堂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主合作,分享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在活用生活情境,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感知和探寻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本次疫情刚好发生在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对春节的渴望与期待,与亲人、朋友的欢乐时光,与美食的邂逅都成了他们心中抹不掉的记忆。可是今年的春节却大不一样。面对这种情况,我将教材内容中的the Spring Festival内容与fight the virus主题进行结合,设定本堂课的大主题(this Spring Festival),让学生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丰富语用。通过课堂实践,也让我感受了生成性课堂中学生丰富的思维。下面将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与大家分享:
在这堂课中,生活成为了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活动转向深入思考。当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联,学生才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也实现了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这样的课堂生成精彩而闪亮,课堂的生成也成为了新的教学的资源。
三、教学过程的“程序化”与“动态性”的思考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一般包括六个基本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一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教学效果。老师按照这个程序完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分为热身、新知呈现、巩固操练、知识拓展、作业练习和课堂总结几个部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要求教师要把握住教学总的目标,并依据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随时对教学做出调整,而且在具体实施中注重大问题的引导和课堂的“留白”,让学习主体----学生把空间“填满”。接下来我以本册书great inventions这课的设计为例,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处理这个课题时,我以“大问题”为中心,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接着让同学们依靠“小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迁移;紧接着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和思维碰撞,让学生动手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生的对话成为思维的对话。
四、教学评价的“结果性”与“过程性”的思考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以学评教”、“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观,其中的“学”既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也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与态度、与同学合作交流时的主动、在学习成果呈现时的独立个性和观点还有探寻知识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媒介与途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进行融合,课堂也更熠熠生辉。接下来我以本册书great inventions这课的评价为例,说说自己对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思考。
.png)
古希腊传记作家、哲学家普罗塔戈 (Plutarch)告诉我们:“头脑不是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一点火星,让学生通过感知已知,探究未知,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听故事,查资料,做设计,做广告宣传与策划,做视频......当星火点燃,心中的学习之火将越烧越旺,课堂架起了一座通向认识未来世界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精彩生成,老师是探寻宝藏图的设者,当宝藏被发掘后,同学们的欣喜溢于言表,于是他们与同学、朋友、老师一起分享寻觅宝藏的过程和方法,虽然,过程里有艰辛、有险阻甚至还有泪水,但是探寻时的快乐,探寻后的收获为下一次的启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生成性的课堂正如源头活水,每位孩子在生成性课堂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体验不一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
鲁子问 陈责航 2020-4
2.《深度学习设计模板与示例》 李松林 贺慧 张燕 编著 2020-6
3.《生成性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研究》 万秀珍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