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张毅
[导读] 新课标的不断发展进步,也推动着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改变,
        摘要:新课标的不断发展进步,也推动着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改变,常规的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对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较为重视,但新时期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学生们的语言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要加强学生们对词汇量以及英语理解能力的掌握,讲英语基础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以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这样可以培育出新时代背景下的综合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一词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焦点。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恰好能弥补此不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
一、创设阅读情境,锻炼语言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借助某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答题的正确率,经常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训练,这种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为学生设计精妙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和问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语言技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2(必修)》(以下统称“必修2”)Unit 4“Wildlife protection”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protecting the wild animals?立足学生的角度,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根据文章内容循序渐进地回答问题,从而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这样不仅显示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化,还在后续小组代表发言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能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2]。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
        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程小堂,2017)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文化知识、文化习惯、文化行为、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家认同感与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人教版必修 4 第四单元 Body Language阅读文章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讲的是因为肢体语言的差异引发的误解。教师可以挖掘更多的素材对比不同国家在肢体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国外旅游或者与外国人交流时候要尊重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引起误会。又如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阅读课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讲述现代英语的起源、发展、形成原因以及发展趋势。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文化意识因素的渗透。

可以对比各种英语变体之间的异同点,如澳大利亚英语、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印度英语等; 也可以介绍英语中的外来词汇,如源自汉语 的 Kongfu、Confucius、taichi、tofu、ty-phoon、kowtow、lychee 等,源自拉丁语的 bish-op、family、angel 等,源自希腊语的很多前缀anti-、micro-、tele-、homo-、geo-等。课后,让学生思考 The Road to Modern Chinese,关注现代汉语的发展并查阅资料,在次日以小组汇报形式作为课前活动。让学生思考: Do youthink Chinese will be the world language? Giveyour reasons. 很多学生一致认为随着祖国的强大,汉语能够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在陈述理由时,他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语言是世界的精神瑰宝,一定会成为世界通用语言。通过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3]。
三、注重培养语言能力
        高中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其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是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能力也是英语阅读中的关键。所以老师在采取教学手段时一定要具有灵活性,尽量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开展教学,增加学生语言表达机会。首先老师就需要做的是创设情景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兴趣。另外,还需要老师做的是,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氛围,创造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而对学生们在掌握和运用语言时有所帮助。其次老师还要开展实际活动以便学生用英语交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巩固语言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述到第一课朋友friendship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In life,what would you become if you had no friend?原意是在生活当中,如果你没有朋友,你希望谁成为你的朋友?提出问题后然后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同时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课本上的基础练习who was LiMing’s friend?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解该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假设是李明的朋友,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设新的情景,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利用创设情景进行教学,首先是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质量以及大幅度提升了阅读效率,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起到了帮助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4]。
四、整合学习资源,提升学习能力
        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能力,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形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检的方式,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学习策略,最终持续提升英语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必修2 Unit 2“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外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围绕“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区别”这一话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奥运会项目,并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然后让学生立足问题展开阅读活动,从文中找出中心语句,并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再次总结段落大意。学生从语言习得过渡到语言输出,从而将文章内容转化为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5]。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合理调用教学方法、设置课堂活动,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体验式英语学习中不断提升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孙明政.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革新,2019(11):35-36.
[2]张文斌.加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43-44.
[3]安殿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77-178.
[4]唐乐丽.例谈基于文体理解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1):43-47.
[5]张恩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21):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