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古诗又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所在,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时间来成长,在学习古诗时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只能机械性地学习古诗,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从低年级阶段起重视学生的古诗教学。本文就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法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低年级 古诗教学 情感
引言: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古诗有着鲜明的特性,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古诗的内容,教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学的认识与学习,还能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古诗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与精神,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古诗教学,教师首先需要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自己的学习生涯,在学习时大部分学生仍然以兴趣为主,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很难强迫学生学习,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古诗往往能够以精炼的文字概括出丰富的内容与情景,结合古诗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古诗中的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古诗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在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瀑布挂在山上,在日光照射之下紫气蒸腾,向上一看,瀑布一眼看不到源头,仿佛九天之上的银河飞落三千尺,垂了下来”,用直观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以及雄浑气势,和“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雄奇的场景,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诗人对于瀑布的描写,感受诗中豪迈雄浑的意境,最终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借助提问引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古诗教学,想要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教师还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过度重视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进度,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带领学生学习古诗,为学生讲解古诗当中的知识,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缺乏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古诗当中蕴含的情感,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1]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借助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用问题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古诗《咏柳》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前,先从题目着手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这首诗的题目可以得知,这首诗描绘的事物是什么?大致景色会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引出“咏柳”这一主题,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诗人贺知章的生平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学习古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继续提问引导,“在这首诗中,前三句各自描写了柳树的特点,分别描写了柳树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明确“碧玉妆成一树高”中对柳树“绿”的描写;“万条垂下绿丝绦”中对柳树枝条“细长”的描写;“不知细叶谁裁出”中对柳叶“细”的描写,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印象。而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教师继续对学生引导,“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似’说明了这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学生回答“比喻”,教师继续提问引导,“比喻了哪些事物?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知理解,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重视咬文嚼字,加深学生古诗理解
古诗的字数较少,且语言精练,能够利用精炼的语言为学生传达出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最终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古人在创作古诗时,对于字的推敲是非常重视的,颇有名的“推敲”典故便是证明,有时候一个字就能够成为古诗的点睛之笔,让古诗“活”过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咬文嚼字,借助古诗中的关键字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古诗,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2]例如,在学习古诗《山行》时,教师先带领学生纵读全诗,让学生整体感受古诗的意境以及营造的氛围,在学生眼前形成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红枫林”等事物组成的景象,先引导学生对古诗整体有一个清晰的印象,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当中的字进行学习,“诗人在诗中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爱”字就能够为学生揭秘,诗人“爱”枫林,这也是这首诗的主旨,一个“爱”字,就能够将诗人在前面的铺垫展现出来,将诗人对于枫叶的热爱展现地淋漓尽致,最后一句中的“红于二月花”,更是能够清晰地将枫林的“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红枫林”的景象,逐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与情感的理解,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发掘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到古诗中进行学习与钻研,帮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丽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9(36)
[2]张树兰.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