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谭彩冠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谭彩冠
[导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教师们越发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对其进行训练,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定发展,使其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鉴于此,本文笔者立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结合个人的实践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推动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谭彩冠    宾阳县大桥镇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教师们越发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对其进行训练,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定发展,使其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鉴于此,本文笔者立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结合个人的实践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推动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6-01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破思维定势、重新认识事物及从多个角度分析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质上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明确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实践,鼓励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发散思考,并肯定其提出的各种新想法,同时注重启发学生,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营造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1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想象、品味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教师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以便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主动打开个人的思路去想象和品味,以便推动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内容用信息技术来创设音乐情境、故事情境或者视频、图片情境,由此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感官对所学内容进行品味,想象具体的场景画面、感受人物内心或者事件的道理,从而获得更多信息,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2鼓励表演,引导学生体验、感知
        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分角色表演活动,以便使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分别扮演课本中的相关角色,然后分配好台词,指导其排练,之后可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有利于使学生在演绎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文本情节、了解人物性格、感受事件内涵,在提高其肢体表现能力的同时,辅助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使其获得更加全面和完善的知识信息,并根据个人在表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产生更加独特的想法,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组织探究式活动,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2.1设计学案辅助学生于小组中探究
        新课标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导学案来辅助学生们合作学习,以便为其搭建开放的学习平台,促使其发散思维,主动进行创新和创造。


例如,语文老师可提前设计好导学案,将需要学生探究的任务展示出来,然后要求他们据此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发言、合作分析、深入探究等达成共识,同时在此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启发,通过思维碰撞产生更多灵感,进而树立从多个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顺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2允许学生质疑和提问激活其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和思考环境,并鼓励他们质疑、探究,由此不断挖掘其潜能,实现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这时,教师首先要以赏识的心态看待学生在课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表扬和鼓励,使其产生更多积极的情感,进而更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其创造性思维水平。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设立提问环节,让学生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深入挖掘所学内容,从而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敢于打破常规,提出更多创造性的问题,并集合众人力量进行分析和解决,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3.重视拓展和延伸,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农村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也应基于课本进行拓展和延伸,辅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进而不断完善其学习思路,推动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时,可以为学生讲述诗文的写作背景,并详细介绍作者的生平,便于他们综合所有信息分析古诗文的内涵、情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也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根据习作主题进行拓展,通过展示丰富的案例素材或是范文来辅助学生分析和构思,有助于不断强化其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其语文素养。
        3.2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设计实践活动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拓展式教学,通过实践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进行创新和创造。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参观,并要求他们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自然、感受风景之美,同时联系学习过的与农村生活有关的文章,根据实时体验对其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分析和鉴赏,还可以要求学生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据此设计一份手抄板,用以宣传本地的风土人情,从而在实践中促使学生不断创新,有助于推动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结束语
        新时代更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用新方法、新思路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不断减轻其学习压力、提升其学习兴趣,同时致力于挖掘其思维潜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为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给予其正确的指导,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创新和创造,顺利实现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水平.让思想飞一会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5(06).
[2]冯丽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
[3]吕默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广东蚕业,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