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职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渗透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戴梦莹
[导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学习也越来越普及。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文化习俗也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意识是学生跨文化认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职业院校(以下简称“职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渗透教学进行探究。

戴梦莹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学习也越来越普及。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文化习俗也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意识是学生跨文化认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职业院校(以下简称“职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渗透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4-01

        引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也是我国职校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培养价值。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的展开,是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跨文化知识积累,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品质,从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当代职校学生而言,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因此,教师贯彻核心素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无论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培养,都日益显得重要,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分析、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价值。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职业院校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展开高效基础知识教育、英语文化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展开核心素养教学还是基础知识教育,都必须在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自主参与。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职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渗透教学展开现状
        第一,强调基础知识培养,忽视跨文化内容渗透。就职校教学实践而言,有的教师片面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对学生提出要求和指导,使学生在枯燥繁琐的单词、阅读、英文写作等学习过程中,不仅失去了交流的机会,而且还丧失了交流的欲望,限制了文化交流素养的发展。第二,课程资源储备不足,忽视了对英语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教育背景下,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为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一些职校英语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缺乏科学的理念,使得网络课程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从而造成网络课程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制约着英语文化的学习与渗透。第三,陈旧的教学手段,影响了英语课程的实践性效果。很多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讲授水平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更谈不上从文化对比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交际中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锻炼,影响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第四,英语交流环境制约,跨文化交际具有限性。跨文化交际要求良好的语言环境,但由于受母语环境的制约,在英语活动的组织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校园文化中,学生与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真正理解和认同,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乏。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职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渗透教学展开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进行跨文化渗透教学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各职校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教育目标,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展开教学创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背景,既适应社会大发展的需要,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展开英语课堂教学,除了进行听说读写教学外,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英语合作与交流教学,通过对跨文化知识的引进,学生能够了解文化差异,尊重、包容异国文化,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展开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英语是我国培养学生的第二语言,在长期学习母语的环境下,英语思维自然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锐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活动,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意识有更好的把握。比如,在讲解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这时,老师便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参加聚会的情景,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如 If sb. do等新的句型进行造句。在这种教学下,学生不仅可以活用所学的句型,而且还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西方有关聚会的一些不同于中国的礼节行为。又比如,在讲解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the world?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观光客和导游,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应的语法用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变得更加愉快,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而快乐地学习英语。而且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学生对英语的各种语音、语调都能掌握得更准确,从而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三)树立文化差异意识,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在交际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教师应树立学生文化差异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融入英语交际系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具体措施而言,在英语交际实践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而且还需要积极参与并扮演主要角色,这样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消除师生间的紧张关系,还能让学生亲自示范,引起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关注。比如,教师亲自参与英语对话,营造轻松的对话气氛,展示中英文在称呼方面的差异;在汉语中,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平辈可以直呼其名,如果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就会被认为是缺乏修养和礼貌。而且英语国家的人们对直呼其名显得亲切、大方。因此,教师要主动参与,重视交际文化教学,营造轻松的交际氛围,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结语:英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打开英语学习的大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龙淼. 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16).
[2]丁艳. 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英语核心素养[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