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吴文根
[导读] 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学习中,都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热情、耐心和积极主动性。面对此种情况,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就需要利用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次需要以历史学科的特征为结合点,通过加强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强化历史知识的魅力,使得能够在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然后教师需要在历史故事的讲述中,通过对历史故事作用的充分发挥,强化学生对史实的了解,并在了

吴文根     福建省顺昌县洋口中心学校  353200
【摘要】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学习中,都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热情、耐心和积极主动性。面对此种情况,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就需要利用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次需要以历史学科的特征为结合点,通过加强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强化历史知识的魅力,使得能够在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然后教师需要在历史故事的讲述中,通过对历史故事作用的充分发挥,强化学生对史实的了解,并在了解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启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学习中,加强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从而在强化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途中,实现学生历史知识掌握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18-01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历史教学就是不容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历史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重新学习和探讨历史事件,使得学生能够初步的理解自己国家和全世界的发展历史,从而能够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度和理解程度的情况下,实现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最为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学生,无论是性格还是价值观都有在逐渐形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在面对学习时,都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更是难以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无法深入的投入到课堂中。而作为需要对大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记忆的课程,学生对历史课程更是没有多大的兴趣和耐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初中的历史教师能够利用对历史故事的讲述,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得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增强时,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从而在有效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时,实现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1]。
        一、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述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由于其知识内容较为繁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讲解中,应该利用对历史故事的讲述,将新的教学内容引入进来。这样可以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是能够在历史故事的讲述中,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出来,从而能够在正式的课堂讲解中,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理解度的增强。就比如教师在对“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讲解之前,就可以先对学生讲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许多疑问,如“为什么王昭君会被嫁去匈奴”“王昭君嫁去匈奴,对匈奴有什么好处”“汉朝和匈奴的和战与昭君出塞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等等。在这样的疑问当中,学生自然也就会认真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进而也就能够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实现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增强。
        二、增加历史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历史正文内容相比,历史故事很明显更能对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因而为了能够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增强,教师就可以利用对历史故事的讲解,加强历史故事的趣味性,使得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主动性的增强。


例如,教师在对东汉时期的历史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趣味化华佗的故事;当教师在教学楚汉之争时,就可以利用幽默化的语言,介绍历史中著名的鸿门宴;学生在对西汉时期的人物和相关历史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讲解出司马迁在受刑后仍然写出历史巨作等等[2]。通过这样对历史故事进行趣味化讲解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一直处于认真听讲的状态,就能够在对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营造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使得能够在逐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认知和理解程度的加深时,达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历史故事对学生的启发作用
        事实上,历史故事对学生存在着较强的启发作用,这些作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是能够对学生的相关精神和素养进行培养。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对历史故事的讲解给予重视,并在重视当中,通过良好的讲解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神情感方面的启发。例如教师在讲解“商鞅变法”时,就可以先对学生讲解出相关的历史故事,在讲解过程中,更是可以对“秦王派兵追杀商鞅的片段”进行讲述。在讲述之后,教师可以以所讲述的历史故事为依据,让学生对“通过秦王对商鞅的追杀,你是否明白商鞅变法对秦国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思考当中,就会得到相应的启发:商鞅变法不仅对历史发展潮流进行了顺应,还对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进行了废除,更是能够大大提高秦国军队的战队能力。由这一系列的启发,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使得能够在加强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情况下,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历史故事对学生情感熏陶影响
        其实初中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强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以此在促进对学生文化素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时,实现学生能力素养、精神情感的综合提高[3]。譬如,教师在教授《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之后教师再对相应的故事进行讲解。如“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在这样历史故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无论是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还是林则徐虎门销烟都取得了相应的胜利。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他们取得胜利的原因?从这些人物身上,你们能够看到哪些品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就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对学生的探讨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更是能够在加深历史知识的讲解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能够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时,实现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质的有力继承。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历史教学的载体之一,在如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如此情况中,历史教师就需要在科学选择历史故事的前提下,通过对良好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历史故事进行趣味化讲解。如此就能够在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参与度,进而能够在高效性的历史学习中,达到学生知识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富斌.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27):133-134.
[2]刘利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4):126.
[3]郑燕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导学,2020,(9):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