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思维品质的读写策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张晓兵
[导读] 本文从思维品质的定义与性质入手,通过发展思维品质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现状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基于发展思维品质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初中生在英语读写训练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张晓兵    福建省福清第二中学  350300
【摘要】本文从思维品质的定义与性质入手,通过发展思维品质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现状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基于发展思维品质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初中生在英语读写训练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品质;读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48-02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英语素养与思维品质的发展引领初中英语教学走出单方面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的困境,让初中英语教师在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目标下,重新树立教学目标、优化读写教学方法,关注传统英语读写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读有所思”、“思有所写”中强化阅读与写作能力,助力初中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标。
        一、思维品质的定义与性质
        所谓思维品质,也被一些学者称为智慧品质,是思维能力特点与表现的统称。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分析,其是指学习者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差异性。思维品质的性质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部分:其一,深刻性,其集中表现为学习者在智力活动中的逻辑水平,如问题思考的深度,理解活动是否具备系统性,是否能够在问题理解中抓住事物本质;其二,灵活性,其主要表现为思维起点与过程的灵活性,迁移能力与组合能力强,思维结果的灵活性,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基于发展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现状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以及实际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发现现阶段的英语读写教学并未真正落实思维品质发展的培养目标,绝大多数教师在读写教学中没有抓住最佳的思维培养时机,或者没有利用有效的读写教学方法创造思维品质培养机会,因此限制了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生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读而不思。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其中包含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里面的阅读能力包含了揣测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够在文本阅读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思考文本的主题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依然以知识教育为主,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缺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得学生在“读而不思”中难以获得思维品质的锻炼。
        其二,写而不衷。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水平的最佳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写”上,学生也以“写”出一篇足够字数为目标,在“写”中无“作”为,不知道如何将自身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写出来的作品缺乏主题意义与教育价值,从而让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在词汇句型的机械操作与简单填充中陷入“写而不衷”的困境。
        其三,貌合神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热门的话题,很多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读”与“写”结合的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拼接,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融合,难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地写作,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
        三、基于发展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策略
        (一)读有所思
        1、读前预测,强化思维深刻性与灵活性。在阅读前组织学生预测文本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体会到英语阅读的乐趣,学会边阅读边思考。


以仁爱版七年级下册《Our School Life》为例,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Our School Life》的阅读,猜测本单元可以讲述的内容,此时学生们会自行联想到自己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学校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一名同学猜测“在本单元中讲述的是主人公有趣的校园生活,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很友好地交谈,下课之后会到操场上玩游戏,他/她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生活。”也有同学预测“主人公的学校生活可以并不顺利,他们可能距离学校很远,每天要乘坐很久的公车或校车到学校,同学们因为各自喜欢的事物不同而关系紧张。”通过读前预测,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文本阅读产生强烈的期望,在阅读中为了验证猜测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寻找信心、验证猜测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在快速阅读、检验与调整的过程中,助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提升。
        2、整体阅读,锻炼思维敏捷性与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感知文本内涵,教师应采取整体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视角阅读文本,从而系统性的梳理文本内容,更加容易让学生感知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以仁爱版八年级下册《Food Festival》为例,为了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阅读文本,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When is the food festival?(2)What kind of food will there be?(3)Who went to the food festival?(4)What happened at the food festival?(5)What do you get out of it?以问题为驱动,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对文本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结构,快速筛选出有价值信息,在信息的筛选与归纳总结中锻炼思维敏捷性与系统性。
        (二)思有所写
        通过文本的阅读与分析,每一名学生都会有所感想,在“读有所思”的基础上“思有所写”便会水到渠成,但是想要在“思有所写”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具有一定的难度。思维独创行需要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事物,以自身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前提,能够从正确的视角辩证看待事物本质、挖掘其中的规律,并且能够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真实情感体验,让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更加贴合实际、富含情感。比如,学生们阅读完《Food Festival》这篇文章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开放式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谈一谈对“Food Festival”的感想,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叹各地美食的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那么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交流“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thing, one is good, the other is bad, so is the food festival.”让学生看到美食节背后的奢靡、浪费,人们对食物的不珍惜,从而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对于节俭的追求,让学生的作文更具可读性。
        (三)读写融合
        在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应找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衔接方法,让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处于自然递进、逻辑连贯、主线清晰 的状态,摆脱各自为政、貌合神离的状态。同时,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引发思考,将思考内容在写作中表述出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语言输入、思维整理与语言输出中锻炼思维品质。以仁爱版八年级下册《Our clothes》为例,通过阅读学生们了解到文中学生们利用各种各样的颜色举办了一场时装秀,并自己动手制作了服饰,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们做举办的时装秀是什么样子的,你将会利用哪些颜色设计表演用的服装?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创新的空间,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活初中生的写作热情。
        结语:综上所述可知,在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为目标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优化读写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读中思考、在写中诉真情,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在读写结合中优化英语教学方法,助力初中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陈莲莲.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1-12.
[2]基于思维品质培养导向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技巧[J].石明珠.文教资料.2018(31):68-69.
[3]简析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如何促进有效写作教学[J].张敏.中国校外教育.2019(35):30-31.
本文属于福建省第三批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课题“‘以读促写’下的中学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号:MJYKT2018—060))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