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和笑冬
[导读] 青少年是指13岁至19岁的青年和少年的简称,这段时间的青少年大多处于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和笑冬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674100
【摘要】青少年是指13岁至19岁的青年和少年的简称,这段时间的青少年大多处于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素质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46-01

        引言
        教育是兴国之本,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之基。促进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前定性的问题是明晰和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使改革进程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核心的问题是切实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下大力气祛除应试教育之风;深层的问题是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形成适宜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其中,素质教育以其浓厚的人文特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新时代筑牢教育发展态势的重要阵地。
        一、何为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回答“素质”是什么,但对素质的理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喊了20多年而并未能显著奏效的原因所在。人的素质应是一个含义十分深刻的概念。《辞海》对素质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可以说,人的素质应该包括人的生存能力、劳动技能、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处事水平、道德情操、健康体魄、家国情怀、心理秉性、礼仪规范、爱好习惯等。而素质教育,就应该是以此为目标的教育,也就是学校对“学生该怎样做人的教育,这个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学生由懂事少到懂事多,由能力低到能力高,由想做人到会做人,由思维弱到思维强的成长过程”,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乃至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的养成过程。
        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质量
        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把素质教育工作贯穿于办学育人全过程,努力培养更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理想远大的青少年。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二)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祛除应试教育积弊
        面对应试教育的挑战,学校要切实承担起艰巨的教育使命和任务,不断增强教育竞争真实力,持续凝聚素质教育正能量,为实现最终的质变尽心竭力。这个过程,一定是关起门来苦练内功的过程。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课程设置、先进的校园文化,就无法打出一整套组合拳,走出一条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战胜应试教育也就成了空谈和妄想。这个过程,也一定是敞开校门与社会公众加强沟通的过程。学校不仅要用更好的教育产品服务群众,还要承担起说服和引导公众的时代任务。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学校走向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学校承担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在学习型社会中,学校不再只是一个拥有封闭教育资源、单纯向在校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而是一个愿意向社会有序开放教育资源,为学生及家长提供终身教育咨询和服务的地方。为通往学习型社会做准备,家校联系制度、家庭教育研修、在线网络课堂等都真正使素质教育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学生走向公众,扫除应试教育的沉疴指日可待。
        (三)加强实践教育
        习近平总主席曾讲:“我们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这句话言简意赅,却意涵深远。无字之书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著名论断和关于人的全民发展理论的价值目标,到我国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都是在强调现代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青年学生要提升素质就要接触社会实践,尤其是站到人民的立场。一个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具有对人民真挚和全面的爱。为此,我们一定要强化社会实践教育,除了必要的演算、背诵、抄写外,要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周末观光、假日旅游、农村劳动、工厂实践、野外考察、军事训练、观看展览馆、采风摄影、书法绘画、弹拉演唱、设计制作、会议恳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锤炼出更优异的品德、情操、能力与才干。
        结束语
        总之,学校的教育理念,要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学校的教育行为,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的教学活动,要饱含文化性和教育性。如此,我们才能做到无愧于心、不辱使命,不负党和政府的信任、人民的期望和时代的重托。
参考文献
[1]钟俊萍.素质教育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作用发挥[J].华夏教师,2018(30):95.
[2]郑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
[3]邓超.浅析公共图书馆如何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527-5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