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教育塑造奉献、友善、尊重品性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杨宇
[导读] 美国教育塑造奉献、友善、尊重品性的方法是在日常的教育与生活中言传身教。

作者简介:杨宇,女,汉族,四川大邑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邮寄地址:成都金牛区九里堤西路3号杨宇收,电话:15008404946

杨宇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 610100

关键词:奉献、友善、尊重
摘要:美国教育塑造奉献、友善、尊重品性的方法是在日常的教育与生活中言传身教。
        前言:奉献是教育育人的核心目标,友善、尊重关乎日日与人相处的状态,决定与人相处的和睦度,因此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小学生奉献、友善、尊重品性的养成。美式教育的培养方法并不复杂,核心要素在于老师们无时不在的行动示范。
        1.体验奉献,从校门口的公路开始。
        美国小学校门口通常都会有一条马路,无论是上课前还是放学后都会有一位值班的老师照看学生过马路。当学生需要过斑马线的时候,无论有无车辆开过,值班老师都会举起“stop”(停车)标识牌自己先走到马路中间,保护小学生过马路,风雨无阻。这些具体的行动告诉小学生“有我保护你”。在洛杉矶培根小学门口发生过一件事:有天下午天空突然变脸,瓢泼大雨倾泻而来,没有伞,没有雨衣,五十多岁的值班老师切瑞浑身都被淋透了,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值守在马路上,心平气和地照看每一个孩子过马路。美式教育就是通过这样的榜样的示范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把“奉献”的理念灌输给了孩子们。
        2.体验友善,被尊重:每天早晨,校门口有热情友善的老师,进校门时,友善的同学为你把住门
        每天上课前,差不多每一所小学校门口会有3~5个老师主动向家长、学生挥手问好。他们会给学生家长微笑挥手说:“good morning,good morning(早上好) ……”。刚开始,家长可能会以为这是一种校园礼仪,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当天值班老师,他们的工作是指挥交通,保障送孩子上学的车辆有序停靠、行驶。在老师们营造的热情友善的氛围中,同学们能够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因此他们无比放松。老师们不光是在校门口热情友善尊重每一个同学,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如此。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自然慢慢学会尊重他人。
        为了冬天暖气不外泄和夏天空调节能,美国小学校门通常设为里外两道。由于校门会自动关闭,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都会有4个同学去校门值班,帮助进出的师生把住门,方便大家进出。或许是长久的温情教育体验,也可能是老师的嘱咐,值守校门的学生都温柔、友善。
        3.发现问题:“我来帮你!”——奉献、友善、尊重理念的集中体现:
        与中国小学班级相比,美国班级学生人数较少,班上的学生一般只有十多二十个,这样老师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在美国,你会听到老师们最常用的口头禅是:“我来帮你”,而不是我来教你,更不是批评指正指出问题后就去忙别的事情,让学生一个人解决问题。



        正常情况下,每一个班总有一个或者几个天分没有体现在学习上的学生,当然他们的天分可能在其它方面。他们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差生”。弗罗里达州康纳顿小学一年级的Jyden是一个在体育上极有天分的孩子,但拼写和阅读都有困难,数学计算也比较差,已经有3次未交数学作业了。班主任迈凯伦太太明白问题所在,她并未提醒小朋友要认真完成作业,更没有批评他,迈凯伦太太每天都抽出专门的时间来一对一的辅导Jyden。面对全班17名学生,作为班主任的迈凯伦太太明白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所在,她在教室里忙的不可开交,为了帮Jyden更好地解决问题,她请来了志愿者一对一帮助他学习拼写和计算。
        虽然美国的小学班级人数比较少,要做到帮助每一名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忙得脚不落地,幸好每天都有多名不计报酬只谈奉献的志愿者帮忙,把工作落到实处,教学计划才得以实现。他们帮助老师制作教具,提供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指导,用自己的物资支援教学,给老师当助手,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的小学离了志愿者就不能运转。
        5.校园里的日常帮助:奉献、热情、友善、尊重的日日体验
        公立学校不仅免除全部学生的学费(包括外地学生,非美国籍学生,任何临时入学的学生),还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免收午餐费,学校绝对保护其隐私。
        有的学生因为缺失了亲情而产生问题,老师们和志愿者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缩短与普通学生间的差距。为了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每一天,一、二年级的每一个班都有志愿者妈妈们协助老师制作教具,和老师一起组织教学活动。服务高年级班级的志愿者相对少些,志愿服务集中在科普活动的组织。很多志愿者带着自家的物资,定期支援校园的日常教学。在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图书馆的一角,常有一位带着金毛犬的女士,她带着狗狗来到图书馆的阅读区,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为狗狗读故事,以此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生物课上,志愿者将自己养的宠物猫头鹰带到课堂上,猫头鹰的扑腾翅膀扇出的风吹到孩子们脸上,小朋友们兴奋地发出阵阵欢呼声。志愿者们对孩子们都和颜悦色充满关爱,他们不会要求一分酬金,学校每学期期末会组织一次志愿者party,请他们喝茶,感谢他们为学校的付出。爱的奉献与学生们爱的回馈是志愿者们的精神食粮。拿80岁专门为小朋友们讲故事的Lev的话来说,孩子们听故事时专注的与随着情节变化的表情治愈了他的身体。
        许多的社会机构也会为孩子们敞开公益之门,比如消防体验,老师邀请了消防员进学校,消防员开着崭新的消防车,拿着各样消防器械给孩子们讲使用功能或原理,让孩子们触摸或者手把手教孩子们使用消防器。
        校园里会有很多的外籍学生,他们到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问题。班主任老师把外籍学生的信息上报后,会有专门的机构主动联系孩子的家长为孩子安排一对一语言辅导帮助。有每周一次的,也有每周两次。
        为帮助孩子突飞猛进地成长,条件好的私立学校甚至可以为孩子特别的天分专门招聘老师帮助孩子发展,尽管此举可能造成学校入不敷出,但学校背后通常有募捐团体做坚强后盾,因此往往义无反顾。
        在美国小学校园里,学生们在校园的每一天都能体验到老师和志愿者的友善、尊重,并且能够时时感受来自他们的奉献,校外的企业、机构更是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无私便利,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令人动容。环境决定一个人性格,因此,悄无声息中,学生们就学到了奉献,友善、尊重,并把这些带入到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