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更具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莫运斌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改良授课方案、调整教学方法来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地与教师进行配合,在有效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莫运斌   广西梧州岑溪市实验小学  5432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改良授课方案、调整教学方法来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地与教师进行配合,在有效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69-01

        素质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和深入,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而改善数学教学的质量,让小学数学课更具吸引力。
        一、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1.做一个幽默、风趣、具有亲和力的老师。
        数学老师虽没有语文老师文采飞扬,但数学老师也要追求独特的魅力,这样才能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课堂上用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用丰富的表情吸引学生,用夸张的动作让课堂活起来。比如,学生在数图形个数时,总会有漏数的现象,为了表扬细心的学生,树立榜样,我会夸奖数正确的学生“你们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学生都会细心起来。当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偶尔做个鬼脸,或模仿某个学生的动作。如一个学生没精打采地头枕在胳膊上,我会学他的样子,说道:“有同学梦见周公啦!”不认真的学生立马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其他学生也在兴奋的情绪中投入到学习中来。
        2.做个会“玩”的老师
        教学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也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所以学着做个会“玩”的老师,跟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走进孩子的内心,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用自己独有的魅力感染学生。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
        1.用讲故事、编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
        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数学的园地,这种方法,符合了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年龄特征,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效果极其显著,例如,一年级数学《十几加、减一位数》的教学中,老师先用电脑展示故事的画面,让学生看图,再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都展开了想象,大胆地发言。接着老师根据学生编的故事整理出来: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两只兔子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蘑菇,兔妈妈采了14个,兔宝宝采了3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然后老师接着问:“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时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1)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兔妈妈比免宝宝多采了多少个蘑菇?(3)兔宝宝比兔妈妈少采多少个蘑菇?(4)兔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兔妈妈同样多?最后再引导学生怎样解答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数学,不会感到陌生,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的丰富多彩。
        2.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游戏策略来突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效果。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加入一个游戏环节,如,要求学生在玩积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或是利用积木作为学习工具来辅助验证各种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扑克牌合作完成“24点”的游戏,由此不断训练其口算能力和灵活思维,同时使数学课堂更加富有乐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1.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活动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以便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比如,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设计对应的导学文档,以表格形式将需要学生探究和完成的学习任务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据此引导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剖析、探究、讨论和验证。由此不断增强其学习的针对性和目标性,还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促使他们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而有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质量
        在数学课上,教师还要适时穿插一些实践活动,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唤醒其学习的热情,并辅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最终形成深刻的记忆。如,数学老师在课堂中讲解各种几何图形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习时所需的各种模型,引导他们通过裁剪、粘贴、拼接等方式完成平面图和立体图的制作;也可以在讲解各种长度、重量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在实践中促使他们对相关的数据形成直观的印象,从而准确判断出各种物体所学的长度或重量单位,在不断吸引其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他们学习的质量。
        四、让数学课堂,因“生活”更显精彩
        1.发掘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的数学它并不是一种复杂的游戏活动,而是有着真实的活动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几何知识,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他们留心身边数学的习惯。
        2.提供应用数学的空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份作业:(1)第一小组的同学,请你调查下列鲜花的单价:玟瑰花、菊花、康乃馨、满天星、牡丹、百合花,然后用10元钱买一束你喜欢的鲜花,你准备怎样?(2)第二小组的同学,请你调查下列学习用品的单价:圆珠笔、铅笔、三角、小刀、直尺、橡皮擦。用5元买学习品,你准备怎样买?结果每个小组都顺地完成了任务,学生们一个个谈笑风声,争着诉说活动过程中的遭遇和心得,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像这样的题目,答案是开放的,每个同学都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作出各种不同的、合理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也锤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作为初级教育阶段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精神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他们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为了使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全局出发,结合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步骤、创新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最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文化知识教育的任务,并达成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不断激发其潜能。
参考文献
[1]董美玲.激发兴趣教学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魅力[J].赤子(上中旬),2016(01).
[2]田茂裕.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富有趣味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8).
[3]虞娟.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