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音乐巧妙教学化方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张鹏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小学音乐的学习也被放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不单单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包容力,同时也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合理实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了音乐教学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基于此,本文应从多个方面合理分析出小学高年级音乐巧妙教学化方法的应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发展空间打下有利基础。

张鹏    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中心小学  2721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小学音乐的学习也被放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不单单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包容力,同时也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合理实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了音乐教学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基于此,本文应从多个方面合理分析出小学高年级音乐巧妙教学化方法的应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发展空间打下有利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音乐;巧妙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86-02

        小学音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学生开展自身想象空间与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并且小学音乐也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目前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类科目。而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拥有着非常多的教学方式,有效利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帮助学生对音乐的长短、强弱形态有一个正确的掌握,继而对音乐后续的学习构建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音乐游戏,构建音乐学习积极性
        (一)利用生活游戏进行课堂教学
        生活一直都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而当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产生了充分的兴趣时,就可以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小学音乐生活类游戏课堂,进一步使学生的思维融入到生活,利用快乐的生活游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音乐。
        例如在进行《茉莉花》的音乐鉴赏时,教师针对本这节课创设了两个生活情境:“茉莉花”、“自然”。并且在整个课堂上自始至终围绕这两个线索进行,另外在切分节奏这个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环节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使学生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二)利用音准游戏进行课堂教学
        在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准训练的方式来促进音乐课堂的有效进展。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音准训练一直都是一个重难点,因此音准游戏就是一项具备很强理论性的训练任务[1]。
        例如在进行《小河淌水》一课中,在进行音符教学时,很多学生觉得这个内容有些抽象,不太容易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的元素,将其转化成为直观、有趣的“跳房子”游戏。将五个音符划分成为五格,并用1至5共五个数字代替,当学生跳到哪个数字格内便唱出相应的音节。学生跳到标注“3”的格子时,就唱出“3”的音节。唱对了有奖励,唱错了也有小小的“惩罚”。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运用贴近生活或是熟悉的东西进行音乐知识的掌握,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利用综合游戏进行课堂教学
        综合性的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增加学生间的学习热情。而所谓的综合性音乐游戏,也是指教师运用各种音乐的特点进行游戏活动的设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教授学生《魔法师的弟子》这首歌曲时,就可以利用一些练习性的游戏来让学生掌握这首歌曲中的节奏,并在认识第四句中的八分音符和连音线中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游戏中,教师一边为学生弹奏这首歌曲,一边让学生跟着这首歌曲的节奏拍手、拍腿,在学生拍错的时候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式。由此,使学生在游戏的练习中了解这首歌曲[2]。
        二、采用情景模式,建立音乐学习氛围
        (一)运用故事性情境创设
        故事一直都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为此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编排出有趣的故事,并借助生动活泼的语言模式描绘出起其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中,教师可以根据电影《阿里山风云》为学生描绘一位美丽的阿里山姑娘和帅气的阿里山小伙子的爱情故事,同时在故事中运用到“高山青”“涧水蓝”“美如水”“壮如山”等词汇,带领学生进入到阿里山的故事当中去,在教师营造出的情境氛围中,对歌曲产生一系列兴趣。
        (二)运用舞蹈性情境教学
        舞蹈与音乐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舞蹈的审美与动感都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舞蹈艺术,从而使音乐课堂充分活力。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建立更为真实的情境。
        例如在进行《童心是小鸟》一课中体现出“小树苗”“小蜻蜓”“小鸽子”“小雪人”等,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让学生深深感到孩子们生活幸福、温馨、多姿多彩。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舞蹈的方式,展现出自己的童年,让其他学生一同感知童年的美好,童心也像小鸟一样稚嫩而美丽,有着甜蜜美好的理想,进一步教育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三、利用音舞结合,提高音乐审美意义
        (一)增加音舞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运用音舞编排的方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需求程度。让学生能够从内心出发,建立有效的音乐课堂学习模式。
        例如在教师学生演唱《羊肠小道》时,教师先帮助学生设计出一些象征性的游戏来促进学生演唱歌曲,从而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当学生演唱到“高粱叶子窄呦”时,教师便让学生将双手合拢,比划出高粱细窄的叶子。而当学生演唱到“能有几道弯”时,教师也为学生设计出了一个双手来回转动,表现出那七扭八拐的羊肠小道。而当学生演唱到“看不完那日出日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随着节奏上下晃动自己的脑袋,仿佛是日出日落在展示。
        (二)促进民族舞蹈简洁化,增强学生自信心
        我国拥有着非常多的民族,并且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这些民族舞蹈既是我国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习《故乡是北京》一课时,教师就可先利用一些视频或是图片看来展示我国民族的风俗舞蹈,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整个舞蹈与音乐的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先将学生的手臂或是脚步张开,随着音乐的慢慢推进,不断舞动,最终形成学生音乐舞蹈的构成基础。
        (三)加深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科学课堂扩展
        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融入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能让音乐具备的强大审美意识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音乐、爱上音乐。
        例如在进行《波斯市场》,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了一些音乐舞蹈游戏。在课堂上弹奏歌曲时,要求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舞动,并且要随着教师的音乐声,加快或是放慢舞蹈的节奏,让学生在融合的同时,激发自身的表演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采用灵活且多变的教学方式,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在一个形象、生动且趣味化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提升音乐知识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思想能力与创作能力,为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康.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结合小学高年级课堂中音乐综合能力实践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8-319.
[2]闵红珍.心随乐舞——让优美的旋律在稚嫩的心中飞扬——浅谈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性的体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