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邓洪
[导读] 小学是培养学生兴趣、性格的时期,此时也是学生首次接触音乐这一科目,音乐不仅可以使人的心情到舒展还可与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且可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小学音乐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老师以及家长对于音乐课的教学十分不理解,觉得上音乐占用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完全没有意识到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所以本文主要就现在音乐课的实施现状,阐述了音乐课对于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好处及创新的

邓洪   百色市逸夫小学紫薇分校  533000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兴趣、性格的时期,此时也是学生首次接触音乐这一科目,音乐不仅可以使人的心情到舒展还可与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且可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小学音乐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老师以及家长对于音乐课的教学十分不理解,觉得上音乐占用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完全没有意识到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所以本文主要就现在音乐课的实施现状,阐述了音乐课对于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好处及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77-01

        现在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看的尤为重要,把重心放在了培养全能型人才的身上,现在教育实行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够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等激发出来。传统的音乐教育是老师在前面唱,学生在下面学,整节课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负责在下面记住老师的发音及声调,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信心及兴趣。创新教育就是要打破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会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有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研究,下文就是小学音乐课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
        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体现自身意义
        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指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将培养一种创造型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不仅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学生创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由此可见,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具有自身十分鲜明的特征。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小学生自身的弱点。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十分巧妙地利用创新教育的优势,就能够有效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小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审美教育,美化音乐教室其实就是一种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刚刚步入教室就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再加上对优美音乐的欣赏,学生会更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从而大大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所以,音乐教师必须要勤于动手和动脑,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来布置小学音乐教室。比如,教师可以改进原来横平竖直的座椅排法,设计出更加具有艺术性的半圆形、方形以及圆形的排法,这些排法具有更强的美感。


音乐教室的墙壁上也可以张贴一些山水画或者著名音乐家的画像等,从而使小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
        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究竟谁才是教学的中心。有些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宰者。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人士,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有的时候教师偶尔唱错了音,小学生也不敢指出来,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也就更谈不上实施创新教育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要认识到,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必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双向交流、和谐、自由的音乐教育教学氛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系,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没有强迫性以及权威性,实现真正意义的师生平等,进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融洽、宽松的学习环境。
        4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质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拥有一桶水,小学音乐教学同样如此。想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不间断地加强自身音乐专业素质的培养。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只是安于现状,多年来都一成不变地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这也就从本质上阻碍了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发展。事实上,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所谓的创新精神就是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方法、技能、信息以及知识,提出新观点以及新方法的精神。而要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我们就必须要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不能墨守成规。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及新课标的改革,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也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现在许多的学校不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并且认为其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没有意识到音乐可以是孩子的心情得以放松。向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生动有趣,同时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解答学生们在学习中出现的疑惑,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雪莲.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技资讯,2015(27).
[2]邓安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交际,2016(7).
[3]崔思琪,史建华.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2015(7).
[4]黄惠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