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探讨 杨洁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杨洁
[导读] 伴随新课改的推行,以前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的老旧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初中数学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了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这门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对如何培育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杨洁   重庆两江新区金溪初级中学校  401120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推行,以前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的老旧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初中数学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了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这门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对如何培育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授课;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14-01

        引言
        近年来,伴随国内社会的进步,民众也逐渐摒弃了老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使得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将课堂授课重点落于如何培育学生学科素养之上,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加之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学科是一门必学课程,学习数学知识有益于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期间不能只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教授给学生掌握,还应该尽可能地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懂的知识运用在处理实际问题上面。
        一、数学核心素养
        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数学是主学课程,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内容具备了很大的难度,学起来非常吃力,同一种题型转换一种形式出现,学生便不知如何解答,致使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差。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数学素养是指在学懂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扩展思考范围以及培育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一些学生觉得学懂课本中的内容非常容易,但是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或者是平时生活中却不能运用课堂学懂的内容处理实际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将个人所学的数学内容转变成一种数学技能以及学科素养。基于此,数学学科素养并不是说学生学会如何将一道数学题目解答出来,而是培育学生解答一系列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
        (一)授课内容应融合知识和文化
        在初中数学课堂授课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定应该涵盖了课本内容和数学发展文化这两个方面。在此期间,授课教师需要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将数学学科的历史文化合理加入到授课内容之中,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内容的热情,从而培育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初中课堂授课时,教师为学生教授“勾股定理”这一课时,教师便可运用班级中的投影设施为学生播放有关于我们国家古代《九章算术》中有关勾股定理的内容,这样就能汇集学生的关注力,学懂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我们国家的数学历史心生兴致。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转变老旧输入式的授课模式,提升课堂授课效率。
        因此,初中数学授课教师在设计和选定授课内容时,应该扩展个人的教学资源将数学内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带入到授课内容之中。与此同时,还应当在选定授课内容时,将可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也一同加入其中。如此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学生能够慢慢地喜欢学习数学内容,逐渐培育个人的学科素养。



        (二)重点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时期,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有很多,其中数学是培育、扩展学生思维的主要一门课程。数学和大脑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初中学生如想提升个人的数学成绩,应该努力培育个人的数学思维。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内角”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预先准备好剪刀和彩纸,在课堂授课中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裁剪三角形,然后将三角形的内角拼接在一起,这种情况下便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扩展学生的思考范围,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创建出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新课程改革以前,课堂授课的主体是教师,不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是将授课内容单方面的输入给学生掌握,致使学生逐渐地失去了学习数学内容的兴致,无法培育个人独立学习能力。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到来,要求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摒弃老旧的授课模式,将课堂主体归还于学生,以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授课目标,将新颖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带入到课堂之中,这样才能为学生创建出轻松的学习环境,汇集学生的关注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致,使学生可以从学习中感知到快乐。
        例如,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可以参照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数学内容的储备量,运用分层授课这种新颖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彼此协作研究问题,培育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详细而言,对于一些数学分数较好、学习能力也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这些学生设定难度较高的数学题型,这种半开放式的题型可以增加学生的解题难度,从而激起学生努力思考的探究心里。另外,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差,觉得学习数学内容比较吃力的学生,在课堂授课期间教师应该多加鼓励这些学生,并且选定一些容易解答的数学题型,多耗费一些时间和耐心,慢慢地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样才能增强学生数学内容的兴趣,养成独自学习的能力。
        (四)经过教学评价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平日的数学课堂授课中,学校对检测学生学懂数学内容的主要途径有考试和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考试题型时,除了需要遵从教育部门下发的新课程标准之外,还要体现出数学科目对学生数学内容和数学技巧的要求,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测评学生的数学实力时,还应该重点关注设计考试题型的层级性,这样一来授课教师才可以获悉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学懂数学知识的情况,进而优化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培育全部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人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式在培育和形成思维模式的时期,数学作为一门能够培育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该将重点落于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上。唯有如此才可以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使学生养成数学科目的逻辑思维,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质的人才,推进我们国家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磊.数学建模:从方法到思想——兼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32):37-38.
[2]王荣华.初中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46-147.
[3]王建阳.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