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与不发达地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侯莹莹
[导读]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反映了学习者的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两种:正迁移与负迁移。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到负迁移影响是更大的。基于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侯莹莹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445300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反映了学习者的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两种:正迁移与负迁移。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到负迁移影响是更大的。基于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母语迁移      高中英语写作    农村地区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98-02

        随着高中英语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写作能力最能反映学习者对这门语言的掌握程度。湖北省2021年的高考英语将会包括两篇作文: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同学第二篇作文无法动笔,就连老师们也叫苦不迭,抱怨两篇作文实在太难。然而加大对写作能力的考查力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即便处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山区,我们只能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摸索适合同学们的教学方法。
        一. 母语迁移
        迁移一般是指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人们动用原来的知识来解学习问题的心理过程。对比分析学家指出,通过对比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性,能够预测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帮助学习者克服母语迁移带来的困难。
        在我们国家,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差距是巨大的。农村地区孩子大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而城市地区孩子从婴幼时期就开始学习英语。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习得了汉语词汇,语法,句法。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很多孩子在初次学单词时通过标汉字的方式去记忆单词发音,比如“good”旁边写了“古德”,“interesting”标为“因吹斯听”。毫无疑问,这样由于母语迁移带来的学习方式会对英语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 学生在写作中暴露的问题
        1. 句法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句法问题是最为常见的。这种句法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受到了汉语句式思维的影响。句法问题分为两类:一是问题句,也就是完全不符合英语句子的结构,这样的句子构成的作文在考场上就是最低档了。二是句式思维,由于受汉语影响,导致写出来的英语句子不流畅,不地道,尽管从语法上来说是正确的。
        比如考试作文当中,学生写出了“Was he come.”我叫来这位同学询问是不是想用被动语态,他说不是。于是我“灵机一动”猜到了他的意思--是他来了。还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He has a little tired.”原来他想表达“他有点儿累”的含义。像这样的句子,是典型的第一类问题句,完全不符合英语句法结构,受到了汉语影响非常严重。
        上届学生句法掌握比较好,在书面表达中能够写出正确的句子,并能够使用学到的定语从句,强调句等。但能够做到表达地道流畅的同学却非常少。比如,同学们习惯先说原因再写结果。“他生病了,没来上课。”同学们受到汉语影响就会写成“Because he was ill, he didn’t attend the class.” 而英语思维是直线型的,应当先说结果再来解释。
        总之,不论是语法问题句还是思维问题句,同学们都是因为受到了汉语的影响产生了这样的错误表达。
        2. 词法问题
        由于教师水平,教学资源等等问题,很多同学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并没有弄清楚这个词的用法,搭配,甚至连真正的含义都没搞清楚,就记了个对应的汉语。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出现很严重的词法问题。
        比如,有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His deaf and numb can pass the medicine to cure.”这个句子最严重的错误倒不在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混淆,而是“pass”这个词的使用。学生以外这是“通过”的意思。的确,在汉语当中,“通过”两个字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可以是“通过了考试”,也可以是“通过这种方式”。而在英语当中表达介词含义的“通过”应当用“by”。
        因此,学习词汇的意思绝不是靠简单的汉字对应这么简单,尽管有些词汇可以,但老师还是应当从语境入手,教授用法。



        3. 文化问题
        就笔者目前的观察,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写作问题不算很多,但也可以分为两类:谋篇布局和谚语表达。
        应用文写作从25分的分值减少到15分,词数要求也减少到了80,精简,直奔主题就更加重要了。而受到汉语写作思维的影响,学生容易在开头写太多与主题没有密切关联的话。比如作文题是给图书馆管理员写一封建议信,不少学生开头介绍自己并写了自己特别喜欢在图书馆读书就占掉了作文篇幅的50%。对于一件事情的描述,学生总爱先描述原因,时间,背景等等。而英文写作,尤其是应用文当中有一个为读者省时省力的原则,即直奔主题。
        另外,一些学生也是受到汉语写作思维的影响,总觉得加入谚语或者名言就会很高级。然而他们自己的翻译一般都是不准确的。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就翻译成“three bad craftsmen is equal to one smart man”。事实上由于文化差异,许多谚语的表达都是特定的。比如“black sheep”译为“害群之马”。
        三. 教学建议
        基于同学们在写作中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产生的错误表达,下面提出几点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1. 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必须以语境为基础,单独的词汇教学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多情况下,老师可以把词汇教学渗透到语篇教学中,阅读理解中。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深度加工,高效记忆,并能合理地在写作中使用。而我们平常做的阅读理解就是很好的载体。
        阅读理解篇目通常来源于外刊,有些适当做了改动。那么篇章当中词汇的用法是非常地道的。比如在一篇阅读中我们遇到了drive这个词,很简单,小学生都知道这是“驾驶”。而原文是 “what drives me crazy...”,很显然这是“驱使”的含义。在这里不妨多举几个例子强化记忆。于是在后来的写作当中,有学生就使用了“what drives me to think of you is that...”。
        词性也是需要给学生强调的一点。汉语词汇不强调词性,而英语单词的词性是尤其重要的。如果不了解一个词的词性,使用起来就可能会出错。比如上面提到的“his deaf”这样的错误就是由于不清楚词性导致的。
        2. 对比分析
        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进行中英文思维的对比分析。
        2.1 螺旋型与直线型的对比。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要开门见山,为读者省时省力。
        2.2 主观与客观的对比。英语主语先行:头(主谓)在前,后面定状补,句法结构复杂,句子较长。而中文短语定语在前被修饰词在,句子前后顺序性较强(多按事情发展顺序),句子像竹子一节一节都很短。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多使用it做主语,少用“I think”。
        2.3形合与意合的对比。形合是指通过连接词的使用,体现分句之间的从属或依附关系。也就是说,英语成分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直接通过句子形式上“逻辑词语”的使用显现出来。而中文讲究意合。
        2.4 主动与被动的对比。英文当中多用被动语态。比如“我得了流感”译为“I was hit by flu.”那么在应用文写作中,学生应该有意识地使用被动。比如把“I suggest”改为“it's suggested that”。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分析应该适当,否则会造成学生由于对比思维犯错更频繁的情况。
        结语:在英语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不发达地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减少这种影响,培养英语思维。笔者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摸索出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璐.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王珊珊.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问题及其矫正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许翠敏. 母语迁移对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影响[D].青海师范大学,2013.
[4]王辉跃.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