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打造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新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魏高军
[导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关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者逐渐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为起点,从生活中选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魏高军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关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者逐渐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为起点,从生活中选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融入生活 感悟生活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26-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这必然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一、充分运用现行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用鲜活的生活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和创新)时,结合广东实际,以凉茶为例,它是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例如:在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贷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学生感到很新鲜,于是,我趁势提出:我国为什么在当时做出这样的决策?这又是国家在运用什么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让学生们展开充分的讨论并发言,最后老师联系国内国际形势进行分析,使学生弄明白这样做是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以及为什么宏观调控。结合时政热点,运用教学知识点分析教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如:针对学生中有炫耀名牌和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我组织他们进行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问题的大讨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引导他们对“企业应如何树立品牌,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等等。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突出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生活可以体现出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课的开展需要使得学生认识到教育开展的价值,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重视,从而实现政治教育目标。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得学生认可政治教育目标的价值,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将政治知识现实化,加强了生活与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认识到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政治教学生活化,主张学生个性体验化教学,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转化,使其可以用社会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4]。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更加开放,其将个人、组织、社会的关系进行连接,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定位,了解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提高对自我的要求。总体而言,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突出生活化教学目标的价值,使得学生理解政治教育的目标,提高了对政治教育的认知。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后,布置学生结合“2020年湖北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学校、村庄或小区在疫情期间有哪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巴东因我而美丽”为主题,思考你可以为疫情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自己的人格素养得到升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实到学习与生活实际中去。
        三、巧用案例教学法实现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体现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新一轮课改彰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在生活中学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是日前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于是,我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把政治课观点在生活中体验和内华,达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呈现和案例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四方面工作:
        1.精选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笔者认为,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有明确的目标性;(2)要有深刻的启发性;(3)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2.呈现案例。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政治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境、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无话可说。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
        3.分析、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
        4.总结评述。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四、采用生活化教学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生活化教学属于新型的教学方法,其适合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应用,满足我国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传统的政治教学评价,教师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为主,未能从学生的整体进行考评,降低了政治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而政治教学评价生活化,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高中政治课的开展,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评价模式,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评价,例如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客观的指出对方的优点与缺点,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政治教学评价生活化,其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化,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靠教师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的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问题情景和练习,把生活实例融入教学,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生活中的政治问题,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政治”,“人人身边有政治”。
参考文献:
[1]雷震.浅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6(11).
[2]简政文.浅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6(72):123-123.
[3]李荣华,杨涛.浅析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17-117.
[4]温宏伟.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浅析[J].教育,2016(11):00127-00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