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戈福振
[导读] 基于全新的教育体制背景,当下的高中数学亦成为教育界各层级共同关注的热议课题。数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从学习生活中不难发现,作业是数学课堂上的延伸与拓展,只有通过作业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吸收。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关键因素,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均与核心素养存在较大的关联性。总而言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需要紧靠核心素养。

戈福振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  350001
【摘要】基于全新的教育体制背景,当下的高中数学亦成为教育界各层级共同关注的热议课题。数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从学习生活中不难发现,作业是数学课堂上的延伸与拓展,只有通过作业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吸收。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关键因素,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均与核心素养存在较大的关联性。总而言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需要紧靠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21-01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当前高中数学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帮助学生建立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高中数学的作业设计暴露出部分问题,给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加强个性化设计,基于此,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真正效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重视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时效性,作业的设计内容必须紧跟课堂教学进度,以此实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重复吸收。由此可见,较之其他方面,高中数学的作业设计必须与当前所学题目紧密结合,基于此,才能保证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质量。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又称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过于陈旧、刻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因此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故而无法建立良好的数学教学体系以及学习机制。数学知识相对抽象,而当前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更倾向于传统方式,从而忽略了对作业设计形式及内容上的创新,致使数学作业质量出现问题。
        (一)作业量过多
        据统计,国内高中生的数学作业平均量已经明显超过了国外多数国家,因此我国高中生的负担较之其他国家的高中生相对较大。过多的作业量只会影响学生在进行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从而影响了数学作业质量。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明确各层级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同程度的需求合理布置作业,合理设计作业的形式及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业兴趣。实践表明,作业量过多已经成为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及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业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与吸收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
        (二)作业形式过于单调
        前文提到,现阶段的作业形式太过单调,无法充分调动高中生的作业兴趣,再者就是高中生的思维惯性基本成型,因此如果教师在设计作业形式的过程中不能较好的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兴趣爱好,则极有可能会造成与预期恰恰相反的效果。作业形式与数学教学效率及学习质量牵连甚广,因此教师务必重视作业形式,但是结合当前国内多数高中学校的数学作业形式而言,现阶段的数学作业形式毫无新颖可谈,完全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作业形式,因此无法引起高中生的足够重视,故而学生也无法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吸收与反复消化[2]。



        (三)作业存在作假问题
        结合当前国内多数高中院校的数学作业质量分析,现阶段的数学作业质量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作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作假问题。想要切实保证数学教学质量,首要的就是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环节,而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要切合实际,符合各层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切忌统一化、模式化。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因此当前的高中数学作业存在相对严重的作假现象,故而拉低了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与学习质量。之所以当前数学作业中的作假现象严重,是因为教师在设计及布置作业时完全按照自身主观意志行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因此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3]。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结合我国数学作业设计现状来看,传统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较多的负面问题,给数学这一学科整体上的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新课程改改革的不断渗透,高中教育越发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建立,尤其是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等方面。全新的教育体系打破了以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促进了高中生对数学的思考与研究,从而整体上提升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及其学习质量。
        (一)给予数学作业多样性设计
        结合前文所提高中数学作业现存问题,针对作业形式太过单调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专业培训活动,以此丰富教师们的专业能力以及眼界,并将两者作为基础,为高中生设计多元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基于此,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作业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吸收[4]。
        (二)积极拓展数学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设计内容决定了后期的数学作业量,而合理的数学作业量不仅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只有这样,高中生们才能抱以最佳的精神作态来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寓教于乐”的真正意义,将更多诙谐、风趣的课外拓展知识加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合理拓展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内容[5]。
        (三)营造设计风趣的数学作业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作业兴趣,教师必须设法营造更高的作业趣味性,因此引起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充分重视,并且正确认识数学作业对于学习数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意义。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提高之后,学生便能够充分调动自身主观意志,并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探索性。由此可见,教师能够赋予数学作业更高的趣味性,基本决定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及学习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并抒发笔者对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重要性的自我理解及其现存问题,主要包括了作业量过多、作业形式单调以及作业存在作假等问题;其次笔者结合既往经验以及相关文献,制定了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了数学作业的多样性设计、数学作业的内容拓展以及诙谐有趣的作业形式等等。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汉才.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66-167.
[2]周丽珊. 新课改理念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相关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07.
[3]闫冰,潘海燕.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J]. 内蒙古教育,2018(14):96-97.
[4]姚华美.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