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态性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闫福香
[导读]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写作方面。很多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他们经常不知道该怎样入手。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就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过程中,我开始尝试创设生态性作文教学模式,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

闫福香   山东省单县南城明德小学  274300
【摘要】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写作方面。很多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他们经常不知道该怎样入手。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就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过程中,我开始尝试创设生态性作文教学模式,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
【关键词】创建与设置;生态性;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75-01

        生态性作文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生态”,其含义原本是指家庭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成长环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的含义也在拓展,也被人们用在形容一些非常美好的事物,也正因如此演变成为了现在的“生态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生态性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作文能力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生态性小学作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态性作文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其意义非常深远。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已经写道,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去进行表达和沟通,以此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语文老师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配合老师的教学,逐步提升个人的作文写作能力。这一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真正的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生态,从实践中体验写作的快感。除此之外,生态性作文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多方面能力:首先是观察能力,生态性作文教学模式要先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中、自然环境当中的真实事物,并将其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其次是表达能力,当学生们观察好事物准备好写作时,就需要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语言去下笔;第三是逻辑能力,当学生们构思好文章该如何写时,就需要利用自己的逻辑去表达,并对文章结构进行排序,思考如何才能够使文章更加吸引人。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积极采取生态性教学模式,使其逐渐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1]。
        二、生态性小学作文写作的有效策略
        1、立足实践,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学习是最基础的一项内容,因为作文是跟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打好基础,那么对今后的作文写作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态性教学模式,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案,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到自然生态当中,走出去、看进去,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写作能力,逐渐提升他们的作文写作能力。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大胆探索,结合实际的作文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像画家写生一样,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并构思自己的作文。当然,语文老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感受时间,让他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到自然环境当中去玩耍、去探索、去观察,在结束之后带来自己的想法和老师一同回到学校完成作文创作。例如,当语文老师以“鸟”为主题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去实践,让学生在游玩过程中感受自然中的鸟是什么样的,并引导他们由观察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加深文章内涵。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同时,通过实践的观察和感受,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真实体验,使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情感。又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自由游玩,让他们尽情去感受大自然的风景。在下一节语文课上再让学生去回想这一天的游玩,并将自己任何的想法总结出来,写出一篇文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爱上写作。
        2、拓展思维,四步作文法理清写作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也要善用“四步作文法”,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写作思路[2]。四步作文法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这一步亦难亦简单,需要语文老师找到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的点,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并以此吸引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第二步是加强读写结合,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写作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通过阅读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笔。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了解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方式,并学习到文学大家写作时的高明之处和深层内涵;第三步是打开学生的选材思路,这一步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要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挑选最合适的写作主题,同时也要学会选择合理的参考资料,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最后一步是强化作文示范,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优秀作文或者老师写下水作文作为班级中的示范文章,让学生们一起分享和传阅,使其学习到文章中的优点,并转化到自身的作文写作当中去[3]。
        3、与时俱进,科技让生活贴近生态自然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也要积极利用科技设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例如,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自然风光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这些平时无法接触到的生态自然。除此之外,语文老师也要利用手机创建群聊,为学生分享一些作文写作的文章或视频,也包括生态自然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作文创作。在此过程中,语文老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教学中的科技元素,为学生带来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其能够通过新鲜感十足的教学方式产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逐渐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4]。例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自然视频或图片,当学生无法亲身走到自然去的时候,利用这种方式让他们看到更多的景象,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转化为文字,并表达出来。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升,教育也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更要帮助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为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作文教学生态,为学生带来最积极、最有效的作文教学,逐步提升他们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谈永康.习作的本质与“生态作文”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20(15):15-19.
[2]孙源婕.回归“原生态”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27.
[3]熊继红.“生态理论”观照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27):56-57.
[4]黑莉丹. “以学习为中心”的小班化作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