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秦静
[导读] 音乐主要是由音符、节奏、旋律三大主要元素构成的,其中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的基础。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个人爱好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让学生通过节奏训练理解节奏并正确把握节奏,对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节奏训练能够发现音乐的魅力所在。本篇文

秦静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  274100
【摘要】音乐主要是由音符、节奏、旋律三大主要元素构成的,其中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的基础。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个人爱好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让学生通过节奏训练理解节奏并正确把握节奏,对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节奏训练能够发现音乐的魅力所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前情况展开讨论,阐述了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主要的训练方法及应用途径。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69-01

        音乐中的节奏具体是指音乐旋律进行中音节音符或者音节的长短和强弱等,它不仅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也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但是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而独自存在,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整体感觉的塑造也是节奏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在音乐作品的诠释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也就是对于节奏的训练。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关于节奏的训练,将节奏训练以多种形式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价值
        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小学生只有掌握了节奏,才能更好的学习音乐的旋律和节拍知识,才能让小学生更加深化对音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其基础的内容就是针对节奏的训练,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尽快掌握音乐基础性知识,有助于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节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整体节奏感,从而感受到音乐的美[1]。
        节奏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利用节奏教学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形成较好的音乐综合素养。
        二.小学音乐教师开展节奏训练的主要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来讲,对学生开展的节奏训练一定要与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实际学习能力相符合,切不可不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盲目的开展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内容。
        (一)利用音符与乐曲节奏之间的相关性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可以利用音符与乐曲节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波线的形式与学生研究不同乐曲之间的节奏变化和节奏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来为学生具体展示出音乐作品的节奏变化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节奏,从而更加顺利的开展节奏训练。教师还可以在节奏训练完成之后,为学生随意播放一首或几首歌曲,并让学生根据听到的歌曲,用画线条的方式表现出这首歌的节奏变化,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的学会了音乐节奏的具体知识[2]。



        (二)带领学生们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妙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的特点,比较活泼爱动,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音乐作品欣赏中,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变化和其中的情感变化,让小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美。
        (三)帮助学生发散其自己的音乐思维
        对于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比较难于呈现出来的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或者直接运用语言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脑海中根据这种难于呈现的节奏进行一系列的想象。激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和节奏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发散思维[3]。
        三.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形象引导,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原因,不能很好的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中,这就要求及时提高其教学本身的趣味性,利用形象画来引导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一些颜色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将图片和节拍一对一对应,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节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自己对节奏的理解,利用自己喜欢的辅助节奏的工具,感受节奏训练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兴趣。
        (二)通过动作节拍,帮助学生理解
        动作节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深层次理解。例如,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较为简单的歌曲,带领学生通过拍桌子或拍手、跺脚等方式熟记此歌曲的节拍,在多次的集体节奏训练之后,可以让学生独自一边打节拍一边演唱此歌曲。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们已经掌握节拍的歌曲,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其中的节奏进行转化或者改编,使学生可以将之前的节奏训练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为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音乐创造力打下基础[4]。
        (三)利用传统文化,感受节奏变化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组织并展开节奏训练。较为典型的方法就是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古诗词进行节奏的训练,利用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的形式来感受古诗词中的节奏,让学生的节奏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学生中流传的儿歌或者童谣,利用古诗词节奏训练的方法,对学生开展节奏训练[5]。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及音乐思维、音乐综合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程度和训练程度,不断创新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让学生在感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感的同时,意识到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性,为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最终帮助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芳莉.浅谈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20(08):149+151.
[2]李晓玲.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北方音乐,2020(08):159-160.
[3]张振华.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J].学周刊,2020(13):149-150.
[4]邓美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56-57.
[5]章莉.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8(17):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