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方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江宜芯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了当前教育的新的目标。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始普及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科学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科学活动中自发的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在科学活动中塑造幼儿的自主学习环境也成为

江宜芯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中心幼儿园  5517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了当前教育的新的目标。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始普及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科学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科学活动中自发的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在科学活动中塑造幼儿的自主学习环境也成为了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环境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一些在幼儿园教学中创设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幼儿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科学活动;幼儿自主学习;创设方式

        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环境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教学中积极地对环境加以利用和创设,可以使幼儿的成长得到很大的提升。当前素质教育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因此在幼儿的教育中为幼儿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活动是幼儿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中创设自主学习环境的主要方式。幼儿教师在日常的科学活动中,应当积极地引导幼儿进行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观察、研究、讨论、实践等环节中来,使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的概念
        科学活动是一门根据幼儿学习特点开设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充分的激发幼儿对于周边环境的探究欲,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处在发展的开端,还没有产生发展定势,在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极强,因此在幼儿教育的开始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幼儿将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意义。自主学习主要指的是让学习者独立且自由的根据自身的意志进行主动地学习,对于幼儿来讲,自主学习可以是幼儿自主地选择喜好的物品、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从而获得一定的独立的体验的发展过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在自主学习的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对接触到的事物进行认知,就是基本的自主学习过程[1]。



        二、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的方式
        (一)丰富科学活动的活动内容
        幼儿对于身边能接触到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充满着探索的求知欲,这种对于周围的事物的兴趣就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主动探索的极大动力。幼儿自身的年龄以及经历使得他们对于周边的认知还处在非常感性的阶段,形象思维占据着幼儿思维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创造科学活动的环境时,应当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幼儿认为的有意义的事物,从而有效的创设出自主学习的环境。比如幼儿如果在近期参观了动物园,在回到幼儿园后,仍然会保留着对于动物的一定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与动物知识有关的科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的探索一些动物知识并且培养幼儿的探索和合作能力。
        (二)扩展科学活动的道具范围
        对于幼儿来说,多样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并使他们保持热情和兴趣。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可以尽量的为幼儿准备适宜操作的并且品种丰富的材料,丰富幼儿的感知,提升幼儿的活动参与度。比如在与连接这一主题有关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绳子、夹子、吸管、毛线、纸条等,让幼儿作为连接活动的原材料,通过这些丰富且常见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广阔和自由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材料的多种连接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的主动性[2]。
        (三)正视幼儿间的发展差异
        在幼儿的自主学习中,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鼓励幼儿选择适合自身的材料和活动,维护适合幼儿个体发展的合理的进程,从而创设有效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比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会给学生提供直吸管、弯连接管、汽车玩具、积木、笔等不同的材料,而不同的幼儿对于这些材料会进行不同的选择,有些幼儿会选择复杂的材料和活动,而另一些则会选择简单的材料和活动,但都可以在其中完成自身的自主探索。教师在这样的时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引导幼儿从自身的选择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感受,创造属于幼儿自身的认知方式,以一个引导者的姿态,为幼儿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活动丰富的内容和手段是为幼儿创造有效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提升科学活动的内容的可选性,准备丰富的科学活动材料,尊重幼儿的不同选择,为幼儿创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青英. 科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策略 [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
[2] 李敏. 基于自主学习的科学活动区 “五心”支持策略——以科学活动区活动“墙面轨道游戏”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