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周晓双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周晓双
[导读]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是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意文化的渗透。这样,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逐步提升自我的英语素养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保证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促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

周晓双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五中学  679100
【摘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是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意文化的渗透。这样,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逐步提升自我的英语素养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保证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促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情况下,本文主要对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发展,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文化的延伸与渗透越来越常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语言的基础,在语言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语言赖以存在的背景文化。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也是我国除母语汉语外的第二工作语言,因此,我国各级学校都加强了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比较中英文化的不同
        众所周知,在英语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但英汉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表示颜色的词汇也相应地不断得到丰富,其意义也从原来表示某种单纯的颜色而派生出许多新的意义,从而使得人类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颜色可产生许多联想意义,也往往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常用颜色喻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
        以下举几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1.Oh ,it is just a white lie. (善意谎言)2.Mr. Smith  is a very white(忠实可靠)man. 3.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脸色不好)the other day. 4.He has been feeling blue(闷闷不乐)today. 5.You should forgive a green hand.(新手)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幸福、纯洁的象征,所以一些和白色有关的英文表达都是含有褒义的含义,但是在中文里白色则是丧色,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红色在中文里象征着吉祥,喜庆,但在英文里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
        再比如狗。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累极了”是dog tired,To put on the dog炫耀自己,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二、在课文教学中比较中英文化的不同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我认为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 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外围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三、在听力训练中对比中英文化的不同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在许多听力材料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化差异的内容。听力能力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理解语句的能力和大量的词汇外,还必须对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或感到莫名其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并不是很复杂,生词、偏词也不多,语言结构也很简单,但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得字面意义,不能从深刻层次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比如,在一次高考听力中有一个表示中暑的句子,学生就没有理解,导致失分,出现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如习语和俗语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听力本身的训练而忽略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文化因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四、在课外阅读中对比中英文化
        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个很好的补充。教学之余可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英文版的文学作品简易读本,如牛津简易英文读本系列(Oxford Progressive English Readers),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报刊、杂志。提醒学生们留心积累有关社会习俗以及日常交际等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不仅要重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从而把文化学习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黄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评《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8:88.
[2]庄健.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