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设计和运用方法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黄克
[导读]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在设计、安排游戏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安排游戏的活动,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果,所以在设计、安排游戏时,要有针对性,要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目的。

黄克    浙江省乐清市白石小学  浙江  乐清  325604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在设计、安排游戏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安排游戏的活动,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果,所以在设计、安排游戏时,要有针对性,要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目的。
【关键词】游戏;方法;策略

        引言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课堂中经常是单一的技术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本体感受,学生只是学技能,而缺少了对课堂的兴趣。体育游戏的加入,可以使体育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更加浓厚,保持更好的注意力在课堂上。
        一、游戏运用的作用认识
        (一)充分活动身体
        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运用游戏的手段,主要是活动学生的身心、预防伤害。准备活动中安排游戏内容,能够活动学生的身心,不但预防了伤害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了学生对课堂学习注意力。
        (二)改编枯燥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往往会把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改编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如,部分教师提出:“针对田径内容中快速跑的教学,教师可通过思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快速跑改编成迎面接力比赛游戏。”
        (三)巩固基本技术
        游戏不但可以作为准备活动的部分,还可以通过改编,把技术教学的内容融入游戏中。如:对于篮球球性练习,教师往往会安排篮球运球接力比赛的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基本技术,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体会到基本技术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四)调节课堂氛围,放松身心
        在教学中,通过游戏,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放松学生的身心,改变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设计体育游戏的方法
        (一)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在设计、安排游戏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安排游戏的活动,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果,所以在设计、安排游戏时,要有针对性,要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目的。如:针对篮球教学移动步伐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安排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把篮球基本侧向滑步练习贯穿在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移动的要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游戏不知不觉体会动作。
        (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经验,制定科学的游戏
        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经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部分教师认为,“要科学地设计游戏活动方式,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如:小学生活泼天真、好动,力量素质较差,在运用游戏时要适当减少力量性的内容;高中学生思维接近成熟,在运用游戏时可适当增加学生思维的内容。”
        (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游戏的规则
        每个游戏都有着独特的规则,规则是游戏有效性的保障,是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时的纪律约束。


教师应该根据游戏内容,制定有效的规则,让学生明白规则对游戏进行的必要性,并要求学生充分按照规则游戏。
        (四)针对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规则,预防伤害事故
        让学生安全地从事体育活动,是现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堂中的游戏活动的设计、安排、组织及技术的运用都必须排除安全隐患。如:在篮球运球接力的游戏中,要考虑到学生往返的线路及抬头运球技术的运用,考虑到学生是否会因为运球速度快慢不同、线路不同等造成相撞而受伤等问题。
        三、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的方法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准备活动是全面活动肢体,克服机体惰性,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人进入工作状态,通常采取慢跑、徒手操等形式。这些内容重复使用,会使学生缺乏新异刺激,积极性下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椐一般性准备活动的要求、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水平目标来选择一些游戏代替传统的形式。
        (二)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中长跑是一项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材。但如果让学生绕着田径场跑,显得有些枯燥,学生会出现厌倦,甚至恐惧。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越野跑,或者给长跑赋予一定的情景、情节,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和丰富的想象中,去完成任务,则会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练习中,教师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防止负荷过大,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四、提高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效度的方法
        (一)把握运用的度
        很多教师一味地强调做游戏,却不知道应该在什么环节中运用游戏,从而造成游戏运用“度”的模棱两可。首先,就密度问题来讲。在教学中,个别教师讲授的甚至就是一堂游戏课,这对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游戏太多,对学生大脑高度刺激,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游戏上,学生兴奋时间过长,将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造成学生无法安下心来思考1个技术、1个知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会有较大的影响。
        (二)寄寓教学情境
        质量较高的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尤其是一些寓技术于游戏的高质量游戏,对促进学生掌握技术有事半功倍之效。如,部分教师就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提出:“需要有起跨动作,对此可以利用小垫子做成倒‘V’字供学生进行跨垫子比赛”。游戏虽然简单但很适用,通过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降低了技术的难度,最为关键的是消去了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恐惧感。也就是说游戏的运用要寄寓在课堂环境中,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三)运动负荷的控制
        运动量是体育游戏过程中最不容易控制的。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安排的游戏时,只是一味地追求对兴趣的激发、对技术的掌握,而运动量的控制却被忽视。如,集中注意力的游戏中没有运动量;放松练习中的游戏运动量过大,造成学生的身心难以及时恢复。因此,在教学中,游戏必须围绕教材内容开展,以教材为核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量的练习。
        五、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能让体育课堂变得学生更感兴趣,学生的本体感受更加快乐。提高体育游戏的有效性能丰富一节体育课,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更好的学习教材内容,在游戏中还能提高集体意识、互帮互助、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合理利用游戏教学,就能更好的实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当前教育改革形势及体育课程改革动态[R]顾渊彦教授在南京市体育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大会上的报告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