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李文英
[导读]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经过幼儿园的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个习惯不一定是良好的,如果任之发展,就很容易对其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小学生低年级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其学习习惯的引导,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李文英    上蔡县第十五小学  463899
【摘要】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经过幼儿园的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个习惯不一定是良好的,如果任之发展,就很容易对其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小学生低年级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其学习习惯的引导,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是将学生玩心收起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上来的关键,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语文教师就得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就得微笑与学生做朋友;关注关爱学生,用语言和情感打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习惯兴趣。故而,教师必须要针对这部分学生加以重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而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其养成的习惯是好是坏,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甄别。对于好的习惯,教师需要进行鼓励,以促进学生延续的积极性;而
        对于坏的习惯,教师需要适时的进行纠正与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自身所形成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在部分教师指出其习惯存在错误时,学生会因为其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继续犯错,如果没有加以重视,将会使这个习惯存在终身性。因此,在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必须要对其已有的学习习惯进行观察与分辨,并且适当的进行引导和纠正,以促进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成为终身性的学习习惯,以使得学生长期获益,有助于其日后的工作与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生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用微笑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想接近你、信任你。微笑,是一幅
        赏心悦目的画儿,是浓浓爱心的流淌。教育心理学家说过: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是啊!面对一张微笑的面孔,学生会感到喜悦、感到轻松、感到老师的关切,从而也感到这节课的亲切。那么,孩子会从内心发出激情的呼唤:我喜欢上某老师的课!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呵响学生的心门。因而,我们一定要把宽容的美德、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富的知识以及端正的教育思想通过微笑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微笑中度过每一节课。老师的微笑给学生一种无比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是一个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前提和关键。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绩以书面考核为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知识量。但是,知识量的多少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也不等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低。


尤其是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与教师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得其知识固化,无法进一步对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合作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适时的创造合作学习的场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与周围进行融合,使得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更加协调,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缩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抓住闪光点,及时鼓励和表扬,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的法宝。鼓励和表扬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幼时成功了某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尤其是儿童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期待———获得夸奖。因而,作为老师应当合理诱导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使夸奖成为一种改造、教育孩子的手段。由于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因而教师平时更要多鼓励、多称赞。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学写作文时,教者首先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话,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看到自己能说能写,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进一步提高了。当学生有了成绩得到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表扬时,他们的自尊心就得到了满足、尊重和保护,稚嫩的心田也会因此而颤动。因而学生内心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和愉快、高兴的情绪。学生的这种体验,可以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比如:我经常利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成一条龙一个接一"地读下去。然后我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以使学生在读课文时音正调准,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 教学中经常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5.从阅读着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阅读是学生视野的延伸,也是巩固学生学习的良好途径。而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保证其阅读内容的健康,也要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选取文章,并且将其作为学生课后阅读的作业,以读后感的写作形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且通过读后感的写作,让学生了解到阅读的趣味,以提升其阅读的习惯。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写作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 进行说话的训练,即学生的"口头作文”。 我总是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 求他们,帮助他们在说话训练中形成句子 的概念,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 '‘听说一句话”训练。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 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 练的基础上,我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 话。但在写之前,我都让每位学生动口说 一说,再动笔写一写。当学生感觉困难时, 我经常对学生说:"你能讲出来,就能写 出来! ”反复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敢说,乐 说。在此基础上,当学生学习了一部分字 词之后,我还鼓励学生动笔,引导学生用 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以丰富多彩 的生活为内容进行写话训练。幵始要求不 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重表扬,不批 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 提出适当的要求。
        总之,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只有积极探索,从细微之处入手,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训练,不拘于一时一法,才能让学生喜欢和爱戴自己,从而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才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