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一体化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蔡时延
[导读] 针对学校体育工作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出现的各自为政的弊端,以《花样跳绳》课程实施为例,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会等方面阐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蔡时延    泰顺县文祥小学  325500
【摘要】针对学校体育工作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出现的各自为政的弊端,以《花样跳绳》课程实施为例,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会等方面阐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练、赛(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会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225-01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校体育工作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大课间活动,亦或是各类运动竞赛等方面,都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进行关于“学、练、赛(评)”一体化实践的探索,更好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学--课堂上学《花样跳绳》动作技术
        (一)学:单一的身体练习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探索“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上,一直都有着不同教学形态,有以技术为主线的,也有以体能为主线。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追求更好的体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最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到高效。严格落实《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关于一堂体育课的七个基本要求是重要保障,即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三个一(学练三个一),复习成环形,放松内容化,少讲需多练,安全组织佳。其中重点中的重点又是要在教学中落实好“教材三个一(学练三个一)”(一个单一身体练习、一个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或比赛)的要求推进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按自主学练,尝试学练,展学互评,针对性学练,拓展学练五个环节推进教学,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同时凸显了“学为中心”“以练促学”“以赛促学”“以评促学”的教学理念,把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动作方法,练习方法,综合活动)的学习得以落实,同时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教学实践中“学、练、赛(评)”的一体化。
        (二)练:组合练习,突出由技术到技能
        《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关于一堂体育课的七个基本要求中“教材三个一”亦或是“学练三个一”(一个单一身体练习、一个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一个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是重要的要求之一。其中组合练习又是“教材三个一(学练三个一)”当中之一,组合练习是在以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更加需要突出组合练习的合理性、实效性。组合练习是单一身体练习或是技术练习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更加的贴近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或是运动项目的实际特点。组合练习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上来思考,更多的是体现从技术到体能的转变,将运动技术、动作方法往运动技能,学生能力提高方面转化,最终让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能真正的发生。如在《花样跳绳》课程实施中,在单元的课时教学中安排多样的组合练习:双脚并拢跳+左右(前后)开合跳练习,前后打绳+左右侧甩一跳练习,左右侧甩一跳练习+并拢跳+开合跳+左右侧甩一跳练习,单人跳练习+双人跳练习等等。


通过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组合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原有的跳绳技术,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技术能力,不同方式的跳法的转变,次数的转变、节奏的变化、形式的变化等,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
        二、练--课外活动练《花样跳绳》动作技术
        (一)融入到大课间中练;
        大课间活动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通知》的重要保障。在大课间的活动上,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的花样跳绳技术动作,融入到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中去。大课间活动既能保证学生课后有固定的练习时间,也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大课间进行技术动作的巩固练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由技能往体能方向更好的发展,同时还是对大课间活动内容最好的补充。
        (二)渗透到课外活动中练;
        家校互补促进学生进步:实践中的“学、练、赛、评”一体化,不当当只是在体育课堂上的体现,因为在体育课上有限的时间进行练习是不够的,再加上有些学生怕苦怕累,不想练习,对这些学生来说,练习的量和时间都是没有达标的,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进行互补,来共同提高学生的能力。家长可以说服学生体育课上多参加练习,回家后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甚至还可以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运动,时间久之,无论有无体育家庭作业,孩子都能会有要运动的想法,还会将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动作,自主自觉的进行课后练习,这样可以更好的将课内外相互结合,最为有效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促进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赛(评)——各类活动中赛《花样跳绳》技术
        (一)在年级活动中赛
        在花样跳绳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在班主任的要求下组织了班级内部的跳绳比赛,项目的设置上也都是我们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教授的跳绳方法:双脚跳,跑步跳,开合跳,侧甩直摇跳等,班级学生参与率100%。
        班级跳绳赛的开展,引起的更多班主任的共鸣,又恰逢元旦节将至,在大家的要求下组织了年级段“庆元旦”跳绳比赛。比赛方案的制定,项目的设置,规则的说明都提前告知每位班主任,如项目设置上有单人项目,双人项目和集体项目;要求班级要全员参赛,以及每个项目的比赛时间等。这样可以让各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指导、督促学生练习,并对不同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选人。通过班级赛、年段赛后选出最后的佼佼者推荐参加学校的吉尼斯大挑战,给与学生更高平台的比赛机会。
        (二)学校运动会中赛;
        学校组织相应的跳绳各种跳法的专项比赛,在全校性的跳绳比赛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比赛,如按年龄进行的分龄赛,以班级为单位的年段赛,或按性别进行的男女生大PK等等,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在少先队活动中展示;
        根据花样跳绳的项目特点,可以按照一定的组织顺序进行一定的创编,如按照动作的由易到难的变化,个人到多人的组合等等形式,通过动作的创编再结合音乐伴奏,进行时尚的表演展示,以表演的形式展现技术动作,提高学生体能,也更是以新的一种“比赛”形式将花样跳绳展现在大家面前。
参考文献:
[1]余立峰.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2]石峻.教材“三个一”要求下“学、练、赛(评)”一致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20(02):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