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渡,怎渡,惊起一滩鸥鹭——试论初中综合性学习写作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8期   作者:赵剑
[导读]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认清综合性学习写作的特性,努力探索综合性学
南昌市育新学校九龙湖新城分校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认清综合性学习写作的特性,努力探索综合性学习写作的方法与道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 一、点亮慧眼,且向荷塘深处 1.拓展内容,体现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三是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受45分钟时间和狭窄空间的束缚,不限于课堂,可扩展到课外和校外。 2.突出主体,调动主动性 综合性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地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强调合作,发挥联动性 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系统的学习活动。 4.走出课本,加强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5.提升能力,着眼生成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起新的知识与技能,生起新的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我认为以教材内容为专题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过程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前提,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撸起袖子,惊起一滩鸥鹭 这个寒假,我利用假期布置了学生进行《身边的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活动,做了积极的探索。个人认为,要进行好综合性学习写作,必须做到: 1、课堂延伸化。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满足于学生网上查找,而是让学生深入生活,进行实地调查,开辟第二课堂,打造第二阵地。 2、语文生活化。身边的文化遗产,我们不再满足于那些遥远的故宫、长城,也不期盼于四川的变脸,陕西的安塞腰鼓等,而是把视角投入我们南昌市、聚焦于我们的老家,让学生走遍南昌,走进老家,深入乡村,发掘发现身边的遗址和遗迹、民风和民俗,与学生的切实生活联系起来。 3、内容兴趣化。选取身边的文化遗产,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项任务,更要让学生内生一种兴趣。所以,让学生走进老家,从乡村的民风民俗入手,就是为了更贴近学生,更能激起学生的调查兴趣。 4、调查专业化。这一项调查,不是完全去玩,而是要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增强见识。

因此,就要求学生把这一项任务当成一项社会调查工作去进行,要进行专题讲座,一是明确调查目的,发现文化遗迹,了解民风民俗,弘扬传统文化。二是掌握调查方法,实地勘测法,网上搜集法,书店查底法,老人走访法,合作探究法。三是明确调查途径。询问—勘测—记录—查找—走访——成稿。 5、多方联动化。一是家校互动。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调查,还要发动家长加进来,因此,利用期末家长会进行布置,进行指导,再让家长有效地去引导、指导,更有助于社会调查的成效。二是生生互助。安排同一地区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做好分工,可以解决学生能力大小的缺陷。 6、成果多样化。第一步,要形成文字稿。第二步,要形成PPT。第三步,形成身边的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第四步,课堂展示。 7、学科融合化。一次语文文化调查,不仅仅是语文写作,更是让学生综合思想地理、生活、历史各学科的大立体课程,尤其要发挥学生的多学科运用能力。 8、能力综合化。通过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学生掌握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综合化的能力培养。包括网上搜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PPT制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 三、荡起双桨,踏着明月欢乐归 1.第一桨:制订方案,搜索资料 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其次,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自愿结合,分成摄影小组、绘画小组、摄像小组、讲述小组、演唱小组、舞蹈小组等并制订出研究方案,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既定的方案,或进行实地考擦,或到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搜索资料。如在上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①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②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③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这样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 2.第二桨:形式多样,展示成果 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如在《献给母亲的歌》的展示课上,同学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多才多艺:①故事会如: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平安扣》。②演唱会:满文军的《懂你》;韦唯的《爱的奉献》。③朗诵会:诗歌有冰心的《纸船》《母爱》。④自己设计的手抄报。总之,这些节目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的享受,同时在展示才华、巩固知识时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3.第三桨:归纳总结,作出评价 一节课上完了,其中,总有一些亮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也总有一些不足让我们遗憾。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会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为保证以上环节操作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每次综合性学习,我们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研究、分析、展示,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