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子绘本阅读“活”起来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8期   作者:赵潞
[导读] 绘本不仅是学前儿童的一种首选阅读刊物,而且是在诸多儿童文学形式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模式。幼儿绘本具有图画精美等特点,其本身通过完全不一样的图画连接拼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幼儿在直接感知幼儿绘本的同时,不仅可以使其了解其中内容,亦能与幼儿本身的想象力相结合,从而使幼儿对故事得到完美的欣赏。基于此,本文章对让亲子绘本阅读“活”起来的实践探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陕西省韩城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绘本不仅是学前儿童的一种首选阅读刊物,而且是在诸多儿童文学形式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模式。幼儿绘本具有图画精美等特点,其本身通过完全不一样的图画连接拼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幼儿在直接感知幼儿绘本的同时,不仅可以使其了解其中内容,亦能与幼儿本身的想象力相结合,从而使幼儿对故事得到完美的欣赏。基于此,本文章对让亲子绘本阅读“活”起来的实践探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亲子;绘本阅读;实践探究 引言 2020年新年后学校采用了网上授课的形式,而成人的世界里也迎来了推迟复工的消息。因此,很多家长不得不直面于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由于家长的学历层次不一,对幼儿学习的内容,很多家长并不能很准确的进行指导,因此大多数的家庭在网课之余更多的是选择了亲子绘本阅读的方式,以此来面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绘本阅读可以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丰富幼儿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使幼儿充分体验阅读的快乐。 一、亲子绘本阅读活动存在的困扰 (一)亲子阅读指导方面 家庭教育中有部分家庭的亲子阅读活动开展的较为顺利,但仍存在着亲子阅读指导方面的困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家长无法回答幼儿突如其来的问题。有的家长虽然知道问题的答案但却无法用幼儿能懂的语言进行指导。比如亲子阅读活动中常常有些幼儿会问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世界上为什么要分男生和女生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家长无法给予恰当的语言进行指导,最终导致家长在亲子阅读指导时会有挫败感和无助感,有的甚至会失去耐心,不利于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二是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开展时抓不住亲子阅读内容中的重点或精华,常常在指导幼儿时偏离重心,最后很难让幼儿产生一定的逻辑性和专注力,反之很容易养成溜号、半途而废等不良习惯。 (二)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绘本阅读,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幼儿 一些家长看到幼儿不认识字,不能理解绘本的内容。因此,在为幼儿阅读的过程中,都是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孩子。长此以往,导致了孩子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或者不敢,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还有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能安静阅读,就想各种办法让孩子一边玩,一边读。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会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更不能静心于绘本阅读。因此,家长不能过分干预幼儿的绘本阅读。幼儿的探索精神不容我们小觑,他们也具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样,有助于启迪孩子的心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亲子绘本阅读实践探究 (一)创设适宜的亲子共读的环境,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阅读是需要一定场所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准备”子目标中提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可见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的重要性。《指南》中还指出“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为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家长可以在书房或家里其他地方选择一块相对安静的区域作为孩子阅读的天地,购置些卡通或动物造型的幼儿小书架、小书桌,挑选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再投放些软沙发、软靠垫,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孩子阅读时放些轻音乐,让孩子在温馨的氛围中爱上阅读。 (二)改变成人观念,和孩子站在一条水平线上阅读绘本 观念决定方法和手段,如果家长或教师用成人的观念阅读绘本,会失去绘本阅读的意义。因此,家长或者教师要放下成人的优越感和孩子一起感受绘本的魅力。家长或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绘本的图画,深度挖掘图片细节,引导孩子去捕捉绘本中的信息。我们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带有功利性目的。同时,家长可以适时对孩子提问。提问的目的,是让孩子能更清楚了解绘本内容。[3]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运用一些小策略。例如,假装不了解绘本的内容,向孩子请教等。这样,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三)迁移各种经验,开展理解性阅读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经验。”在幼儿有丰富的前期经验后,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看懂书是阅读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巩固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看懂书是需要方法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读图能力,其包括辨别角色、分析图义、前后联系等。家长也可以通过集体性的师生共读、游戏、区角活动等方式和幼儿一起分段理解绘本内容,体验绘本所传递的信息和主题。 (四)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鼓励其自主研究 在当今新时代,身为幼儿教师应将数学理念和课程标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其绘本阅读的行为,鼓舞其主动的进行思考和研究。从中,不仅需要幼儿懂得如何进行阅读,更需要让幼儿具备推理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进而起到激发其真实情感的作用。家长应在符合现状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幼儿的视角思考问题,从而不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而且也使其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发展空间中累积经验。例如在《黄色的……是蝴蝶》中本人制作了一个大的绘本图书,随后通过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将幼儿引入其中,在每次场景更迭时幼儿都会猜测道:“蝴蝶是那个黄色的标记吗?”,此时把准备好的大树图片拿出来,家长说:“哎呀,黄色的是枯黄的叶子,不是蝴蝶哦。”在游戏全程过程中,不需要对家长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多高的要求,但却使阅读的整个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结束语 美国教育学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阅读的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时间与孩子共读,一年以后也可以看到它的效果。亲子共读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每天选择固定的阅读时间,每天坚持,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玲帅.爱意满满的亲子绘本[J].早期教育(家庭教育),2019(12):8-9. [2]成采霞.关于幼儿绘本阅读的认识与实践[J].甘肃教育,2019(22):102-103. [3]张玉,苗慧青.提升家庭亲子阅读质量的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9,8(34):72-73+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