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1
摘要: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对基坑稳定性和位移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是基坑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本文根据深基坑工程的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水位条件及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特点,就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基本参考。
关键词: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深基坑支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对于老城区的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这些老城区的建筑特点大多是房屋密集、间距狭小,且房屋多为浅基础砖混结构,在改造为高层住宅的过程中经常面临深基坑施工的问题。深基坑开挖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尤其在当遇到深厚砂层地质条件下,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均面临诸多难题。
1. 工程概况:
项目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总占地面积9.2万㎡,总建筑面积36.2万㎡,由A、D、F、H四个地块组成,拟建建筑物包括13栋高层住宅楼(24F-30F)及其社区商业配套楼,整体一层地下室,局部二层地下室,地下建筑面积7.9万㎡。项目位于拆迁区,基坑一侧紧邻红线外老居民楼,距离为4.4m~13m,另一侧紧邻施工道路,地下-5m以下存在16m左右深厚砂层,深基坑深度6.95m~10.55m。
2.深基坑支护形式:地下一层区域采用悬臂灌注桩Φ800@1100mm+冠梁+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二层地下室部位采用双排桩灌注桩Φ1000@1300mm+冠梁+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紧邻居民楼处采用双排桩灌注桩Φ1200@1500mm+冠梁+两道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支护钻孔灌注桩采用反循环施工工艺,桩身混凝土强度水下C30,单排桩嵌固深度12m、桩长18m,双排桩嵌固深度13.5m、桩长24m。
3. 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因其砂层深厚且直接过渡到强风化的岩层,强渗透砂层厚度较厚,且该密集拆迁区的地下水系丰富水压也较高,止水难度相对较大,深基坑的安全支护等级被定位一级。同时,该施工项目作为密集拆迁区,项目周围有较多的老式居民楼及市政管线,若在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选型不当或出现技术疏漏很大程度上会对周边房屋、市政道路管线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基于这一施工现状,对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节点在于对支护结构位移的控制和止水帷幕的施工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对密集拆迁区周围环境的破坏[2]。项目的基坑工程整个建设周期为半年,适逢雨季,期间施工作业经历了多场暴雨的考验,由于在设计中对整个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进行了全面的考虑,整体施工控制较好,基坑内部未出现渗水现象,位移实测数据处于允许范围内。
4. 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施工管理分析
4.1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施工管理控制因素
从一定层面上而言,就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作业中各因素的全面分析是达成对工程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而这一过程中,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需明确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且这些施工技术的要点要与作业环境、砂层构造相匹配。
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的深基坑作业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的高低,同时,这一施工过程也将对项目工程建设的主体施工进度、质量及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3]。首先,应根据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作业的要求,对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进行实地的勘察并予以评估,而后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性的优化;其次应针对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的稳定性展开多个维度的计算分析,确保后续作业完成后的安全性。同时,在这一分析过程中,也应将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开挖后对周围建筑物、砂体应力平衡等因素有效地引入分析体系,从而提升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作业的整体可靠性。
4.2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建筑深基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4.2.1严把勘察工作
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勘测作业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涵盖了对作业地质条件的勘察、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勘察、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的调查等。其中,就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作业地质条件的勘测而言,需对影响深基坑施工的地层结构、砂层类别及其物理学特性、埋藏条件等进行具有工程特性层面的评价[4]。就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勘察应包括对其水流方向、水位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支护工程针对性施工建议;就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而言,其需要整体把握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施工进程中的气候因素的影响,从而合理调节项目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4.2.2优化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完善是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作业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进程中可通过对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排水体系等层面的控制,从而有效减小施工技术对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在这一管理措施的实践中,应在对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基坑作业的勘测作业之后,合理地选择深基坑的支挡和围护技术,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支点。其中,应就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的基坑支护制定出专项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最终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及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作业[5]。同时,在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深基坑技术优化的过程中,也应对排水系统的优化予以关注,合理且高效的排水,将对深基坑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密集拆迁区的深基坑工程开始在建筑项目作业中多见,这一特殊的环境条件因素造成其对基坑的稳定性和位移控制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再加上深厚砂层的复杂地质条件,基坑支护设计中一旦选型不正确,施工技术控制不到位,则很易造成基坑安全事故。项目关键技术节点在于对支护结构位移的控制和止水效果。因此,在密集拆迁区深厚砂层地质的深基坑作业中,应基于周边环境和地质调控展开全面的技术策划及施工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加华,黄锐. 南通圆融广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
[2]邱定思. 复杂地质环境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361-361.
[3]宋华.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名城绘,2017,0(11).
[4]蔡青华. 复杂环境下的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技术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325.
[5]陈文娟. 复杂环境下的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技术研究[J]. 门窗,2015,(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