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房建公寓段
摘要:近年来,沿海地区房建设备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大量的施工遗留问题开始出现,比如站台沉降,雨棚钢结构锈蚀等。这些病害对房建设备安全稳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整治起来十分困难,均属于营业线(邻近)施工,需要工务、车务、供电、维管等单位配合。车间这些年主要的精力都在整治这些病害。然而目前车间的人员不足,很难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全程管理,施工安全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且近两年来,集团公司对施工安全这方面要求更加严格,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安全和质量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几年沿海地区的营业线施工项目,对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集团公司对营业线施工及邻近营业线施工施工的要求,探讨车间今后在面临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营业线(邻近)施工的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营业线施工;现场管理。
第一章绪论
营业线(邻近)施工是铁路单位的特色。铁路营业线施工是指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作业,按组织方式、影响程度分为施工和维修两类。邻近营业线施工是指在营业线两侧30m范围内,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影响或可能影响铁路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作业[1]。
正是由于营业线(邻近)施工的特殊性,不能影响铁路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压力。对车间而言,每组织一次一次营业线(邻近)施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包括现场调研,与相关单位交底,施工方案编制审查,安全协议签订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每一次营业线(邻近)施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切实解决病害是车间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即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把控。
本文统计了2015年至2018年宁波车间管辖范围内涉及到的营业线(邻近)施工项目,发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站台沉降整治;
2、雨棚整治;
3、雨棚电照整治;
4、其他营业线(邻近)范围内新建房屋或构筑物。
由于沿海高铁各站已经启用了10年,目前大量的营业线(邻近)范围内的房建设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部分车站站台沉降,雨棚钢结构锈蚀漏雨,雨棚电照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了旅客和行车安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之前营业线(邻近)施工项目进行总结,找到之前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结合集团公司安监室的要求,形成一个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的标准,作为今后车间营业线(邻近)施工的作业标准。
第一章存在问题
通过汇总统计2015年至2018年宁波车间管辖范围内涉及到的营业线(邻近)施工项目,统计结果如下:
.png)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来营业线(邻近)施工数量逐年增加。房建设备安全的压力逐年在增加。
通过对前几年施工项目的梳理,我发现我们在施工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有质量上的,有管理上的,有安全上的。具体如下:
2.1、前期现场查勘不仔细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到,营业线(邻近)施工主要地点还是在站台和雨棚上。这些地方有一个特点就是管线多。前期查勘的时候有时候会遗漏其他单位的设备,导致后期编制的施工方案不严谨,有缺陷。
2.2、施工方案编制不严谨
由于前期现场查勘不仔细,方案编制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其他单位的设备会对施工产生影响。例如编制站台沉降施工方案的时候,现场查勘时认为基本站台的电缆都在综合电缆管沟内,没有考虑到其他地方也有电缆的可能性。结果方案审查时其他单位提出来了,方案不可行。
另外还有施工方案编制不合符集团公司要求的情况。
2.3、现场交底不详细
与施工单位交底的时候大致交底了一下施工内容,对于一些细节,注意事项会有所遗漏。导致施工单位未能完全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2.4、施工程序不到位
营业线施工的程序比较复杂,从前期查勘到工程实施期间有个很复杂的过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环节是安全协议签订、施工计划申报以及施工现场资料的制作整理。重点是施工现场施工资料缺失以及未申报天窗计划利用车站给点进行点外作业。
2.5、安全预想不足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未根据每天的施工内容做好充分的安全预想,制定每日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2.6、现场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未能做到全程在场管理,或者施工现场只看不管,施工单位做错了也没有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例如砖混结构的承重结构是砖墙,按照规范要求不可以用空斗墙,施工单位在施工采用了空斗墙,现场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并要求整改。
2.7、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
施工过程中未做好质量控制,细节部位没有做好,比例混凝土平整度不够,内部积水,墙体的阴阳角没有处理,容易伤人。有些项目施工过之后没过多久又再次出现病害。
第二章原因分析
通过反思,我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逐条进行了分析。
3.1、前期现场查勘不仔细
1、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场查勘的时候没有考虑全面,对现场存在哪些单位的设备没有调查清楚。
2、现场查勘人员自己业务水平不足,没有考虑到其他单位的设备可能会对施工有影响。
3.2、施工方案编制不严谨
1、由于前期现场查勘不仔细,方案编制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其他单位的设备会对施工产生影响,导致施工方案的编制片面,不合理。
2、对集团公司的文件解读不够,没有按照文件要求编制。
3、方案编制不切合实际,需要封锁或停电等配合要求前没有和配合单位提前沟通好。
3.3、现场交底不详细
1、一般营业线(邻近)施工招标确定的施工单位都是有营业线施工经验的单位,因此在与他们交底的时候会存在麻痹思想,认为对方对营业线施工比较清楚,交底的时候大致交底了一下施工内容,对于一些细节,注意事项会有所遗漏。
2、一些细节问题我们自身没有及时考虑到,没和施工单位交底。
3.4、施工程序不到位
1、自身业务水平不足,对营业线(邻近)的施工流程不熟练。
2、现场负责人没有按照要求填写施工日志,安全预想,施工预案等资料。
3、车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导标准,指导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去管理现场,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4、部分应急项目工期紧,任务急,按照正常程序无法满足。
3.5、安全预想不足
1、现场管理人员未按照工期制定每日施工预案,安全预想。
2、重复性的施工没有根据每天的实际施工位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预想。
3.6、现场管理不到位
1、车间人员少,工程多,工区日常维修工作量大,施工现场负责人做不到全程在施工现场把控。
2、职工年龄普遍较大,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现场资料制作有难度。
3、管理人员没有做好管理工作,对施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没有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3.7、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
1、施工单位未按照我们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省略了部分施工工艺,比如外墙涂料未铲底。
2、现场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缺陷没有及时提出要求进行整改。
3、项目有变更没有及时通知施工单位。
4、部分材料质量不达标。
5、施工受天气等不可抗因素影响,比如浇筑混凝土之后下雨,冬季做雨棚钢结构油漆等。
6、施工细节不注意,影响整体效果。
第三章解决方案
每次营业线(邻近)施工,车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为了确保安全和质量,最大化地利用好每一次营业线(邻近)施工,我在仔细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结合集团公司安监室对营业线(邻近)施工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
上述营业线(邻近)施工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我们自身业务水平不够引起的。比如现场查勘遗漏,方案编制不合理等。要想在以后工作中避免此类错误重复发生,就要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对营业线(邻近)施工的相关文件规定,例如《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2012【586】号文,文件中对营业线施工的分类,方案的编制要求,审查的流程有很详细的了解。
在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下其他单位的基础知识。房建段与很多单位的设备交界,不像工务段,电务段的设备那么单一。在掌握自身业务知识的情况下也要学习一下其他单位的基础知识,这样能够清楚别的单位的设备对我们施工会产生什么影响,应该怎么去避免。
4.2、加强沟通联系
加强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去现场查勘前应该提前联系好可能会影响到的设备管理单位,并通知他们一起查勘,避免遗漏,现场填写现场交底确认单并签字。
需要停电或封锁配合时,应在方案编制前提前联系配合单位的车间,工区,确定对方有时间有条件来配合我们。
每天施工前一天应通知好各相关单位,配合单位第二天的施工地点,施工内容。遇到施工计划调整,取消也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4.3、加强施工现场交底质量
施工现场交底不仅是施工单位,还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交底时应当把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分开进行,其中技术交底由技术人员负责,安全交底由车间安全员负责。交底前通知施工单位把所有施工人员召集起来,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及花名册。技术人员在技术交底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内容进行交底,对关键部位,尤其是结构,防水,排水等方面着重详细讲解。技术交底之后由安全员再进行安全交底,对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尤其是电气化铁路的内容进行着重讲解。安全交底之后对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方可开工。交底完毕后双方签交底确认单。
4.4、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开工前对现场管理人员单独进行培训,对现场管理的重点,现场所需要的施工资料进行交底。结合集团公司安监室要求,现场需要准备的资料有:
1、营业线(邻近)施工方案:经集团公司方案审查后,根据会议纪要修改之后的施工方案,由车间负责编制修改,现场备份。
2、专项防护方案:经集团公司方案审查后,根据会议纪要修改之后的施工方案,由车间负责编制修改,现场备份。
3、会议纪要:集团公司根据审查会结果出具的会议纪要,现场备份。
4、安全协议:根据会议纪要要求,由段安质科牵头签订与相关单位的安全协议,现场备份。
5、施工计划:车间根据会议纪要上报的施工计划,由施工办下达的正式施工日计划,车间通知现场后现场备份。
6、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记录(安全技术交底及三级教育):车间技术人员及安全员与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时的交底记录和三级教育资料,现场备份。
7、施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花名册:交底时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花名册,交给车站、派出所后,现场备份。
8、每日施工预案及人身专项安全防护方案:现场管理人员提前一天根据下达的正式施工日计划,结合施工方案和专项防护方案编制第二天施工预案及人身专项安全防护方案。每日施工预案应内应明确次日施工计划的月计划,日计划号,具体的施工时间,施工范围,施工内容,配合单位,限制条件等。施工预案内还应明确是否使用大型机械,拟投入的人工和机械。根据次日的具体施工内容安排好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现场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画出现场防护员的防护位置图并明确防护范围。人身专项防护方案应根据次日的具体施工项目,充分考虑安全风险点并制定安全措施,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每日施工预案及人身专项防护方案必须每天编制,并在车站召开的施工协调会上交给车站以及相关单位,告知他们第二天的施工内容。资料现场备份。
9、施工日志:施工日志在施工当天填写,结合当天实际施工内容填写明具体施工时间,施工区域,施工内容等情况。在施工预案基础上,施工日志上还需要注明天气情况,包括人员材料机具进出场记录,以及施工完毕后的现场检查情况。施工日志现场备份。
在车站召开的施工协调会上,要把次日的施工预案及人身专项防护方案交给车站以及相关单位,便于及时协调。
现场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应立即通知停止施工,进行确认。如有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责令整改。对不服从管理的施工单位立即上报车间。
现场人员做好每天施工资料的整理,除上述要求的资料外,对于施工节点部分要留下图片或影响资料。资料按照要求统一放置在文件夹内,按照规定顺序摆放备查。
现场管理人员应当每天在场盯控,如果现场管理人员有事不能到场,需要提前与车间汇报,并指定好替班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要提前与替班人员做好交接,尤其是关键部位的施工和安全风险点。
第四章结语
目前车间管辖范围内大量的营业线(邻近)范围内房建设备有病害需要整治。对照集团公司对营业线(邻近)施工的要求,我整理了一下,发现我们的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最为明显的就是现场施工资料的缺失以及现场管理水平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反思,分析,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或许还有许多问题我没能考虑全面,制定的措施也很难一下子做到位,但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最终形成一个营业线(邻近)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标准,作为今后现场管理的标准。
第五章参考文献:
[1]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运发【201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