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及管理分析 江金龙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江金龙
[导读] 摘要: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施工,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并且可以保障城市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
        身份证号码:32068419881109XXXX  上海栋煜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施工,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并且可以保障城市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本文中,将结合案例分析,来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以确保其在投入应用后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规模的不断壮大,各地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与建筑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而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的发展以及建筑的应用过程中承担着多种职能。为此,便需要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保障在投入实际应用后的效果与质量。
        一、案例介绍
        本文中的案例工程为:松江区洞泾镇新农河三号-1地块项目,位于松江区长兴路以北、陆家圈路以东、蔡家浜路以南。施工场地的整体地势表现较为平坦,但是略微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地势结构状态,整体建筑面积为116890.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79725.35平方米,地下建筑共一层,面积为37165平方米。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进行城市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使给排水、通信、电力、燃气、供热等管道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效结合,并通过在城市地下空间所开拓的隧道空间,结合检修口、吊装口以及检测系统的应用,是保障城市建筑各项功能可以得到发挥的重要基础设施。例如,该案工程便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过程中,从设计、施工、管理等内容出发,采取了统一协调管理,使综合管廊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全面增强,令该建筑地下区域的建设质量得到了保障。同时,从工程总承包的角度来看,通过采取高效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能够使项目投入使用后,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1]。而结合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可以整体工程在承包过程中的成本与资源得到节约,总承包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提升,并且使工程项目的建设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的生态理念,从而实现建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此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通过采用高效绿色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使工程项目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进行更加科学、合理,令建筑项目的地下综合管廊应用效果得到了保障。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标准化与模块化
        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而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采取标准化与模块化的预制拼装技术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模式之一。以该工程为例,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内容管理以及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初步采取了标准化、模块化的预制拼装技术,从而有效避免了施工中的成本与资源浪费问题,使施工所需的周期以及时间得到了大幅缩短,使整体承包工程的项目质量以及施工水平得到了提升。而在应用的过程中,预制拼装模块化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需求,进行管廊建设模板的制作,并结合标准化的施工流程与操作,大面积的采用相同模板进行预制拼装项目,使整体工程项目的成本投资得到控制。
        (二)地下综合管廊与空间建设的结合
        进行地下综合管廊的具体施工项目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所需面对的地下空间结构,地理环境构造相对复杂,因此需要解决多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并完成对不同部门工作内容的科学分配。而在施工过程中,地下空间规划、轨道交通等问题都会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造成影响。为此,便需要将地下综合管廊与空间建设的规划设计相结合,以该工程为例,在设计阶段的前期施工规划过程中,通过与空间建设的结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规避,从而使整体承包工作的建设质量进行了提升。
        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管理
        (一)基础垫层施工
        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过程中,首要的施工步骤为进行基础垫层的施工。例如,该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便结合了当前工程项目的挖土、基坑围护等项目内容,实现了对垫层混凝土进行分段施工,并将基坑挖至设计标高,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浇筑。而在进行垫层施工时,该项目使用了100厚C15商品混凝土,并将坑底的暴露时间控制在了12小时以内,使排水措施的使用效果可以得到保障[2]。

在进行垫层混凝土的浇捣前,项目施工人员根据水准仪的使用结果对设计标高设计内容进行统一抄平,配合木桩标记的应用,将木桩的间距控制在1.8m内,使垫层混凝土标高可以按照木桩的标高进行严格施工。在进入到浇捣过程后使用了平板振动机来完成对混凝土的振捣,结合长度为2m的拖尺进行刮平处理。同时,在进行垫层的施工时,需要配合基坑的排水工作,完成明沟与集水井的保护与围护工作,而在进行明水排放时,应沿着基坑的四周进行明沟的设置与排放。
        (二)循环水养养护系统
        在进行地下管廊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循环水喷淋养护系统的应用,可以使管廊中的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这种技术在应用后,还能够对地下管廊的养护流程进行简化,并结合自动化的管理措施,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性。同时,管廊循环水喷淋养护系统作为一种循环型的养护操作系统。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是由沉淀池中的清水在加压泵的加压作用下,结合出水管,流入到喷淋管当中,以完成地下综合管廊的养护工作。并且结合在出水管中设置的阀门,也能够完成对喷淋管的控制。而循环水养护系统的应用,可以在管廊养护的过程中,使养护水经过墙板流入到排水坑的集水井当中,并且由集水井的水泵将积水吸入沉淀池当中以完成对水资源的循环,实现对地下管廊的循环养护。
        (三)封堵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施工单位需要严格进行管控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新型管廊内墙孔洞封堵技术的落实来进行改良与优化,而在进行管理的内墙孔的封堵时,需要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改变以水泥砂浆为主的施工操作,避免因水泥砂浆的材料质量以及封堵施工技术,影响内墙孔的封堵效果以及质量水平。在该项目展开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的繁琐性以及技术问题影响到封堵的密封性,而使用了橡胶皮塞进行封堵处理,并使其能够与管廊内墙螺栓孔洞完全契和。同时橡胶皮塞还具有防水、防腐蚀、防高温、轻便、无毒、不易变形等特点,令自身可以替代传统的水泥砂浆施工模式,使封堵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四)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
        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应用到手脚架来完成相应的施工内容,而为了保障施工的效果,可以采取具有便捷、稳定、低成本的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并且通过在该项目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这种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在刚度与强度上都要优于传统的脚手架,而由于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没有零散配件,令自身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组装时,缺少零件的问题,并实现对耗损率的有效控制。而且基于自身搭拆便捷的特点,使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能够对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进行全面且可靠的提升,并由于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自身与传统的钢管脚手架相比,用钢量更低的优势,还可以有效节约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
        (五)组合式支护技术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地下综合管廊在进行建设时,往往会与道路以及其他施工项目的展开产生矛盾。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往往会受到限制,并且通常深度会在8~9m左右,局部加深段的深度在15m左右。这就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施工现场基坑施工的安全性。而当前在部分项目在进行施工时,通常会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但在实际应过程中的效果往往不好。为此,便需要进行优化,采取组合式支护技术来进行施工。同时,在进行支护的过程中,要注意在完成对墙板钢筋及预埋套管、预埋角框的安装后,由相关部门完成对应的检测工作,以保障对应项目的质量,而后再完成墙模板封堵及支撑钢架搭设。在进行支持撑钢架的搭设时,也同样需要注意安全问题。案例工程在进行地下施工的支护工作时,要求竖向钢管间距应控制在800mm内,而支撑架的第一道水平杆与地面的距离应在1700mm内,同时在贴近地面的位置设置了扫地杆,并确保竖杆顶部连接顶部水平杆处的卡扣能够在两道以上,从而有效避免了顶模板在承受荷载后发生坍塌的现象[3]。
        结论:综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施工,可以保障城市与建筑区域的功能性,并且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表现出了标准化、模块化并与空间建设相结合的特点。为此,需要通过基础垫层施工、循环水养养护系统、封堵技术、定型化承插式脚手架、组合式支护等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来保障其在投入实际应用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东,向尧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11):209-210.
        [2]王新泉.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191-192.
        [3]周华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