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金星
[导读] 摘要: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属于新型的建筑工程类型,对于实现建筑住宅产业化推动作用明显,其本身在施工技术应用方面所展现出的环保特性突出,施工快速简便的特点较为优越。
        浙江绿城利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属于新型的建筑工程类型,对于实现建筑住宅产业化推动作用明显,其本身在施工技术应用方面所展现出的环保特性突出,施工快速简便的特点较为优越。目前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无论是建筑工程数量还是建筑工程规模都显著提高,这也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提高我国建筑住宅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推动建筑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主要以屋面板、结构框架等预制件的安装为主要的施工内容,符合环保要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一、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类型
        现阶段,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类型不断丰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实现了结构框架的预制装配式施工,适用性、耐久性特点突出。目前来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框架类型主要包括现浇剪力墙、局部预制剪力墙和全预制剪力墙三种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一)现浇剪力墙
        在现浇剪力墙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当中,主要以梁、柱等框架结构部位的预制构件为主。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现浇结构要求,合理安排承重节点与连接拼缝,确保框架结构部位的抗震等级与适用高度与现浇结构保持一致。最终达到完全预制化,最大程度降低湿作业对框架结构的质量影响。
        (二)局部预制剪力墙
        局部预制剪力墙中的“局部”,特指内墙使用现浇施工,而外墙使用预制结构。局部预制剪力墙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类型中属于适用性较强,实用度较高的类型。内墙的现浇施工应保证内墙结构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结构类型保持一致,而外墙在使用预制结构过程中,可进行一体化预制施工,即将门窗、保温、防水等纳入到外墙预制结构施工当中。
        (三)全预制剪力墙
        全预制剪力墙,顾名思义即剪力墙结构全部使用预制构件拼装完成,特别强调拼缝处的承载力应满足结构整体的承载力要求,必要时应辅以现浇工艺进行拼缝处承载力的处理,以防发生形变。目前来看,全预制剪力墙的预制化率较高,在施工方面具有高效率与高速度,但是对于拼缝的处理是一项难点,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旦拼缝处处理不当,就容易影响大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特别是在多地震地区,全预制剪力墙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还无法得到全面推广及应用。
        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施工组织、现浇层处理、预制件处理、套筒灌浆和成品保护等环节。具体分析如下:
        (一)施工组织环节施工技术要点
        在施工组织环节中,应该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研究,明确节点细节。在做施工准备时,先确定预制件的数量、运送时间、摆放位置等,并根据图纸内容进行相应的标号,为保证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时间奠定基础。吊装开始前,应先根据实际需要绘制截面线,降低误差率。
        (二)现浇层处理环节施工技术要点
        通常情况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地下室施工多使用现浇结构,进行现浇层处理时,应先伸入预制柱套筒以保证结构稳定,再根据设计图纸的信息内容制作钢筋套板并确定孔的位置与数量。随后借助全站仪进行套板的定位放线,利用焊接工艺保持梁的稳固。现浇完成后要对板面进行清理,为预制柱的安装优化环境。


        (三)预制件处理环节施工技术要点
        预制件处理时应首先进行放线,包括柱轮廓线、四面轴线和定位控制线等。吊装的顺序是先柱后梁,最后是板,依次推进。对于各类预制件的尺寸、规格等要在吊装开始前进行确认。另外,在进行预制柱的吊装时,由于柱托较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校正,并检查确认柱托安装是否完成。梁和板的吊装时,应满足设计标高,吊装梁与吊索始终保持60°夹角,使用包箍和撬棍进行定位撤钩。主梁完成吊装后进行次梁吊装,关键在于找准缺口位置。预制楼板的吊装首先也是要满足设计标高,并对楼板尺寸进行校验。进行吊装作业时,指挥员应与塔吊驾驶员建立联系,后者根据前者的指令进行作业,在初始阶段,预制构件水平向应对准控制线,在接近楼面位置时,施工人员应手扶以起到引导就位的作用,而竖向预制件的方向控制要求相对不严,大体就位后,仍然可以利用工具进行后期的调整。
        (四)套筒灌浆环节施工技术要点
        套筒灌浆时,首先要确认用水量、砂浆流动度等作业条件,然后使用灌浆泵将灌浆嘴内的空气进行清空,再进行砂浆的灌注及出浆口的封堵,当最终确认砂浆可以从灌浆孔流出后,堵住灌浆口。
        (五)成品保护环节施工技术要点
        成品保护环节较为重要的内容是预制件的运输与存放。预制件运输以及存放过程中,要使用垫木防止预制件因颠簸位移发生损坏,存放时应尽量保持场地平整,并预设铺垫板,设置排水系统。运输时,要合理选择运输车辆,依据预制件的尺寸等信息,做好装卸的平衡控制,并在车上对预制件进行固定。
        三、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较为繁杂,这也是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本身所具备的系统性、规范性所决定的。具体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分析如下:
        第一,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有序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做好质量控制及监理工作,以此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
        第二,要严格控制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中各类材料的质量,特别是使用较多的混凝土材料,要优化混凝土材料使用配比,在原材料的选购与配比方面进行优化。在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应选用性能良好,适用性较高的设备进行施工;
        第三,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使用的多为成品构件,应注意对其在运输、存放和吊放过程中进行保护,克服保护难度大等困难。在具体吊装的过程中,要确保卡点精准,提高施工精度,以此提高施工质量;
        第四,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性强,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不能长时间间隔,为此这就要求施工组织与进度安排十分合理,优化程度要高。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加强做好工程监理,以确保各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一方面保证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控制施工质量。
        结语: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型施工。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缩短工期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属于优越性较为突出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随着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势必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傅睿琪.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7):1314.
        [2]洪图.解析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20,(7):254.
        [3]郑忠和.装配式住宅中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33):293.
        [4]郭成华.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7):274.
        [5]孙益冬 沈冀.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1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