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网络金融部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当前,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风险管理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展网络金融业务的关键和核心。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控制?本文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 互联网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的,这对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对信誉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预警方面的投资研究还不足,尤其是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结合之后,大大地增加了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信誉风险的难度。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激烈,一些不道德的竞争者利用舆论效应,通过网络散布谣言诋毁对手;也有一些客户因自身原因对银行产生不满情绪,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网络渠道发布一些负面言论,致使银行的信誉受损。在这些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具有及时捕捉并分析的能力是避免舆情继续发酵,不给银行自身信誉再次造成损害的重要工具。
另一方面,由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技术性操作风险被大大增加了。因为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和隐蔽性特点,而黑客攻击往往也很难捕捉到源头,所以普通的病毒防御系统和防火墙有时很难发现这些隐患。如果在计算机软件的研发过程中出现披露,势必也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技术上的一大漏洞,而这种风险一旦形成,其规模之大、传播速度之快、破坏力之强将是不可估量的。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的信息都被包含在一个大数据库中,其中涵盖了所有客户在办理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留下的个人信息、交易记录、财务信息等记录。一旦防火墙被黑客和病毒攻陷,整个网络平台将会面临异常和瘫痪。
在办理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客户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验证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另一种风险——信用风险。在网络平台进行的交易中,商业银行与客户是线上沟通,这使交易双方无法对彼此的真实身份进行有效的核实,也很难对彼此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在线准入方式获得的客户,只需提交一个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即可进行网上支付、转账等业务的办理,并不需要预留印鉴认证。因此造成了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验证的风险,这也是直接导致信用风险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信用风险不仅影响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运转,而且也给整个互联网金融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中进行全面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2.1 提升数据信息系统的构建成熟度
商业银行需要对数据信息系统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预测和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具备足够的了解,并在进行内部成本配置的过程中,更多的结合新时期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数据信息系统具体构建方案的制定,使数据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可以完整更多涵盖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并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应用能够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一是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考察分析,尤其要对风险应对的各类需求进行总结,使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实现对信息敏感性的精准控制,为银行风险管理数据中心的构建提供充足完整的保障。二是要加强对数据信息系统构成因素的重视,尤其要对风险管理数据中心的主体构成因素进行考察总结,凭借数据信息的完整性,进一步适应数据信息系统更多组织构成需求,并使风险管理数据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在数据信息系统的高水平构建之下,更加科学的实现对风险性因素的控制处理。三是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视和应用,并在技术性因素的支持下,实现对数据信息系统组织架构的有效创新,为数据信息系统应用价值的改进提供更高水平的支持。
2.2 提升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完整性
在制定具体的金融风险管理控制方案过程中,需要对风险管控所需条件进行科学完整的总结,在制定技术资源的引进应用方案之后,一定要对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全面的总结考察,使金融风险监管方案的创新可以精准的适应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并在有利因素的整合应用之下,成熟的实现对金融风险的预测及防控。此外,还要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构成因素的关注,尤其要对监管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总结分析,使新型互联网风险控制的理念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保证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可以在更加先进的理念指引下实现高水平构建。商业银行需要对创新后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实践应用经验积累,确保这一体系具备创新改良机制。
2.3 建立风险控制团队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风险控制不仅有以往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需求,还有其特殊性,需要商业银行制定健全的适应网络金融性质的风险控制体系。依靠商业银行风险管控部门建立单独的网络金融风控团队,着重管理预警、监控、判断、审核、评价网络金融业务、软件、流程等层面的风险,确定互联网金融相关项目部门的风控职能、职责,确保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经费的安全及用户的权益。网络金融正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朝开放式的模式转变。在调整组织结构时,既不得降低风险控制部门的作用,还应充实网络金融风险控制人才团队。建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风控部门,是确保商业银行网络金融安全、可靠运作的关键举措。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风控的重点在于人,人是部门设立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引入重要复合型风险管理人才,健全网络金融风控的顶层设计结构,建立多层级、多角度、系统化的商业银行网络金融风控机制,并将之系统地融进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处理过程。另外,还要加强风控部门职工的岗位训练,进一步提高职工的风控思想,弥补员工对新问题、新科技的理论缺口,提升互联网金融风控工作人员的水平。
2.4 强化网络金融技防控制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技防控制就是保障银行操作平台与网络信息传送的安全性及机密性。一是要持续优化系统,减少系统漏洞,建立多层级、规范的安全防火墙,面对网络攻击时,做到能判断、及时警报并采用抵御对策,避免黑客恶意侵袭。二是要依靠互联网的数据优势,基于本身的、社会上的大数据技术,克服时空造成的数据不对称问题,为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带来全方位、基本、专门的技防支撑。三是要利用互联网系统优化与风控步骤,保证商业银行风控的稳定性、规范性、高效性,完善必要、高效的环节,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四是要充分借助电商平台、新媒介等海量网络资源,加大外部信息的利用率,获得额外效益,迎合本身业务与风控的信息要求。五是要依靠大数据作用,实时创新用户数据资源库,尽量实现用户行为的7×24评价与动态化实时风控,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技术水平以及建立信息化系统的风控能力。
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传统金融产业结合互联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新兴行业在社会环境、政治条件、行业改革、技术优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均还有待完善,网络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依旧任重道远。在互联网产业推动下形成的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5G等多种新技术均被涌入银行系统内,相信基于这些先进的技术,商业银行必定可以更好应对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卢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111-112
[2]梁薇.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9(6):138-139
[3]王荣康.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