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网络金融部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有着因果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并充当了联系实体经济之间的重要纽带。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加强管理,以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能力,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其发展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新时期商业银行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金融难题。本文对商业银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管理;问题;借鉴对策。
1 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要想更好的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战略要求和部署,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工作。商业银行通过加强金融管理,不仅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而且也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金融管理模式,能够使金融管理融入到方方面面,使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进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这一点需要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大力加强金融管理工作,使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更具有规范化。加强商业银行金融管理还有利于提升竞争力,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加强金融管理,不仅可以使金融服务更具有规范化和系统性,而且也能够不断创新针对性、特色化、个性化金融产品,进而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总之,金融管理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很高的地位,通过加强金融管理,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整体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信用泡沫的评估与应对方案明显不足
商业银行的金融相关服务以贷款收入为基础,同时通过对银行金融业服务年报的分析可以见得,这种基础收入方式在目前我国金融环境下,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状况下,而跟随经济发展所需配套的教育、人文以及法律健全性发展并未实时的跟上,导致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十分的不健全。而多数商业银行并未意识到由于人文的注入不足而导致的信用泡沫,也没有准备相对应的信用泡沫应对方案。
并且,由于我国国有银行所主宰金融体系政策,使得商业银行在信用泡沫呈现之初,由于对国有银行的盲从未加注意,在泡沫破裂之时,自然对泡沫所带来的“爆炸性”影响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案。虽然在我国相对密闭的金融环境下能够保障商业银行的利益,但是信用是一个相对的金融概念,在第一次金融泡沫的时候没有处理好相关信用关系,那么在以后就不会再有泡沫下的信用产生了。
2.2 没有完整的时间与机会成本核算机制
时间成本作为贷款收入的本质与信用额度挂钩,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在贷款行为之中所付出的成本。而与其相辅相成的机会成本则可以理解为时间成本的延展,其核算更加困难,其相对应的托马斯经济系数也更高。而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多数并没有完整科学的时间成本核算机制,而机会成本的核算则完全没有。换言之,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核算体系下,时间成本的核算不完善,机会成本则不参与成本核算。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相关服务之中,商业银行对于成本的合算一部分不完全,一部分完全不进行合算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做法导致通货膨胀,不定期贷款准备金增长,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甚至比较极端的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国际外交环境变化等类别的变化出现时,商业银行往往无法做出直接反应,从而导致银行破产、信用等级下降、贷款回收却无法收回成本等极端结果的产生。
2.3 金融管理前期审核过于严苛后期跟进过于松散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银行主导”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上行下效,其对于金融管理的审核也是前期严格审核,后期疏于管理的局面。也就是说,多数客户在接受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相关服务的时候,会经常有服务合同签署前银行工作非常积极,而在服务合同签署后就没有了相应客户追踪以及客户管理的情况。
这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客户的流失。虽然,在现有金融体系下,客户的选择不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竞争随着金融管理相关服务的逐渐同质化、细化,慢慢向着激烈的程度发展,客户流失对于每一个商业银行来说就都变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而这种大事,在长期松散管理下一旦出现,甚至连基础资料的收集都会成为问题,这样的流失没有办法解决,没有办法解决没有相关资料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3 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存在问题的借鉴与对策
3.1 打造系统化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体系
系统建设应该成为现当代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并立足于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战略角度来说,系统性的建设应该被加以重视。通过实现系统化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体系,实现商业银行的良性金融管理。相关管理者要立足于《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发展战略(2018~2028)》这一文件中的金融管理指导思想,对于金融管理的工作思想、管理模式、管理领域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做出科学的反应,实现更加完善和科学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并构建完善的价值链管理体系,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渗透性。
3.2 加强相关职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规范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核心,相关人员的职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状况。因此,银行必须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让会计从业人员对于商业银行的专项资金进行专业的管理,并实现对小项目的分类管理;其次,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应当按照项目的支出种类和性质,设立更加细致的科目,对资金的来源能够进行具体的清楚的反应,而不是以一个最终的数字来反映整体情况,通过细致化的精确的项目数据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商业银行发展的状况。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时间和机会成本的核算,将时间和机会成本纳入到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当中,并以这两个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管理
3.3 建设现代化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机制
加强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能够提高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能效性和实效性。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现代化模式建设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因此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门的机构通过对国家政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金融管理模式创新的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信息化建设,推行“互联网+金融管理”的模式进行金融管理,并将电子商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金融管理当中,开发出属于自己的APP平台和网站,使金融管理的信息服务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从而以现代化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机制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
结束语
在金融管理相关领域甚至跨行业,在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下甚至跨国别,对于现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管理相关问题,都有值得借鉴的案例和可以解决的方法,只要能够开阔眼界,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向更远的方向,很多难以解决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存在问题,都能够通过案例的借鉴与方案方法的延展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龙泽琼.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民商,2018(4).
[2]徐静怡.基层银行金融管理工作优化措施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