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房价不断上涨,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问题,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主观幸福感是作为一个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心理指标,能够全面地反映居民的心理感受 。因此研究住房情况和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了解居民的住房需求,有助于制定出正确的房地产区域政策,解决当前绵阳房地产很多实际问题。同时对于与绵阳类似的二级城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绵阳城市居民住房情况,了解绵阳居民住房情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使用经济学知识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对绵阳居民住房情况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住房情况; 政策建议; 绵阳;
一、研究起缘
(一)研究问题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感?从人类起源开始,就一直在探寻幸福,追求幸福。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这两位先哲,而国内则可追溯到孔子和孟子两位儒家代表。提到幸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即使这样却没有对幸福的具体定义,都较为模糊。正如康德所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不确定的概念,以至于每一个人尽管期望得到幸福,却绝不能确定地以一贯之地说出” ,尽管对幸福的定义很难确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研究。而幸福感它是人们认识到自己所需要的得到满足和实现,由幸福所延伸出来的一种主观感受,一种抽象的主观意识,它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育仍然十分的不成熟。如出现市场供求失衡;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房价过高;需求潜力巨大但是有效需求却不足;租赁市场不规范;某些地区存在的泡沫逐渐膨胀等问题 。这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的针对房地产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成效却不明显。对于绵阳地区,成都一旦出了限购政策,绵阳房价却一涨再涨。2017年、2018年绵阳市区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上翻了50%。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房价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住房问题也成了人们的焦点话题之一。
“居者有其屋”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房价的上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受。房子与幸福的关联在哪里,它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幸福?
(二)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绵阳居民住房情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由于近年来绵阳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年涨幅都在10%以上,影响了绵阳居民对生活的感受。因此正确的了解绵阳居民对住房的心理感受,了解绵阳居民的幸福水平,有助于了解绵阳居民的住房需求,有助于制定出正确的房地产区域政策,解决当前绵阳房地产很多实际问题。同时对于与绵阳类似的二级城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综述: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幸福感的含义及测量
从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满足以及理想得到现实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由需要、认知及情感等因素与外部诱因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对幸福生活的主观感受被称为主观幸福感。迪纳(Diener)提出的幸福感的概念则是“主观幸福感是主观的现象范畴,包括人们的情感反应、领域生活满意度以及对生活满意度的综合判断1。现今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迪纳(Diener)(1984)所提出的幸福感的概念,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 。
除此之外也有些研究者从社会认知层面来界定幸福感,国外研究者提出一些对幸福感的含义。钮加藤(Neugarten)和坎特里尔 (Cantril)(1961)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认知评价。钮加藤编制的生活满意感指数量表(LSI)和坎特里尔编制的自我标定梯形量表(SAS),都是从个体对自己生活是否满意的认知评价角度评定其主观幸福感。布拉德(Bradbum )则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负性情感、较多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编制情感平衡表(SAS),认为同一幸福感水平可能由不同水平的正性、负性情感平衡的得到 。国内研究者也提出一些很有说服力的主观幸福感的含义。毕明和孙承毅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社会成员对其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观体验与评价。佟月华则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是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前多使用国外主观幸福感的测量表。而现在,国内学者通过沿用国外学者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的进行了本土化研究,编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幸福指数,可以分析不同相关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结合相关文献和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较多,不同的学者研究的层面并不同,有的学者从心理层面进行研究,而有的学者则从社会认知层面进行研究。我们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大类。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财富与收入、通货膨胀等,对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外研究者Diener研究印度的加尔各地区发现收入水平和当地居民幸福感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45 。还有国内研究者邢占军的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研究中发现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 非经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环境等。对于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边燕杰及其相关学者对年龄和幸福感的因果关系已经得到了普遍证实,年龄与幸福感呈U型结构,中年阶段由于生活的种种压力,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幸福感最低 。Zhangqmcai在研究年龄与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关系时初步表明影响不同年龄段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不同的,基本验证了影响不同年龄段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差异性以及年龄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非一致性 。
三、研究思路:住房情况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
住房情况包括很多方面,所以从住房情况的相关方面更能体现居民是否对自己所居住情况的满意,进而能反映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早前一些学者就对中国的住房情况的相关方面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多少也进行了些研究。
住房产权与主观幸福感 众所周知住房不仅仅是人们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家”的重要载体,富有意义。而租房可能大多只是满足人们在外独自生活的一个场所,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缺少一种家的味道。张洋及其相关学者研究住房产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中得出居民在获得住房产权时,极大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因而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还有李涛及其相关学者研究了住房的不同产权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而拥有“小产权房”对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综上笔者认为拥有自有住房的居民幸福感相对更强烈些,会提高居民对现有住房的满足感。
住房面积、住房环境与主观幸福感 高红莉从住房面积、住房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就越高;此外住房面积的绝对大小对幸福感具有正向效应,居住空间越大,居民幸福感越高。居住地自然环境越好,生活便利性越高,则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就越高 。综上笔者认为住房面积大的住房会给人提供一种舒适环境和生活上的便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另外住房面积的大小也是体现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而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还有笔者相信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将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水平。
房价与主观幸福感 欧阳一漪及其相关学者研究房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对居民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房价越高,居民主观幸福感就越低。林江及其相关学者对城市住房价格、住房产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城市房价上涨程度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关系,房价上涨负向关系影响租房者的幸福感,正向影响有房者的幸福感。笔者认为房价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房价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进而影响着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住房情况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住房情况所带来的幸福感的变化的研究更为具体、细致,对本文的论题研究也有更为直接的启发作用
四、数据采集和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集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主要针对绵阳游仙区、涪城区、高新区等三个区域的居民住房情况,问卷内容主要是关于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房价、住房面积大小、住房产权性质、住房周边坏境、主观幸福感。
(二)变量描述
1.因变量
在文献综述哪里我们提到过现今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 Diener(1984)所提出的幸福感的概念,所以在问卷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Diener等编制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共包含5个项目,采用七级评分。
首先5个项目分别是
1)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生活接近我想过的生活。
2)我的生活条件非常好。
3)我对生活感到满意。
4)迄今为止我已经得到我在生活中想要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5)如果生活能够重新来过,我几乎什么都不想改变。
然后七级评分计分方式: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有些不同意;4表示既不同意也不反对;5表示有些同意;6表示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依次递增,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总分结果在31-35分之间则你对生活特别满意;26-30分则非常满意;21-25分则大体满意;20分则无所谓满意不满意;15-19分则不大满意;10-14分则不满意;5-9分则特别不满意 。
2.自变量
本文的自变量主要有房价、住房面积大小、住房产权性质(出租房、产权房)等
3.控制变量
本文的控制变量为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各变量描述统计信息详见表1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是在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五、分析结果
调查数据的样本分布于绵阳市三个区分别是涪城区、高新区、游仙区的随机样本。下面表1是综合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全部变量机器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其中主观幸福感是因变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为控制变量;房价、住房面积、住房产权为自变量。
表1
六、结论和与建议
(一)结论
由于本研究调查人数的局限及相关条件限制,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性,并不能全局说明绵阳住房情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确切关系。针对本次问卷调查研究得出表1、表2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发现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产权及房价等住房情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他几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性并不大。
(二)建议
结合本研究所的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1.对开发商的建议
1)考虑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了解到居民所需,开发真正符合居民所需的楼盘。
2)采用合适的销售方式,真正满足居民购买要求。
2.政府等政策建议者的建议
1)应制定相应相关政策,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或下降,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避免出现泡沫膨胀。
2)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佟永峰,李焰,范杰.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
[2]王文艳.绵阳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6-6-16
[3]苏娅.康德哲学中的幸福概念[J];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01期
[4]陈波.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02期
[5]张辰炎.主观幸福感概述[J];《大观》; 2014年06期
[6]威学枫.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D].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11-10-08.
[7]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D].重庆大学 贸易与行政学院, 2006-05-11.
[8] 王健.收入、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 王健 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
[9]邢占军.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1年01期
[10]边燕杰,肖阳.中英居民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年02期
[11]Zhangqmcai在研究年龄与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关系【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8f7478183d049649b6658ee.html 2011-12-22
[12]李涛,史宇鹏,陈斌开.住房与幸福: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J];社会学研究;2011年01期
[13]高红莉.住房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实证[J];消费经济;2018年05期
[14]欧阳一漪,张骥.房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消费经济;2018年05期
[15]廖永梅.住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项基于上海市居民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 201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