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深入化的英语学习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小学与初中这两个教育阶段之间,从教学目标、学习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是十分关键的。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可以作为基础,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作为延伸。本文就中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效衔接
前言:有效做好小学与初中英语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已经成为了新课改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尽管由于教育阶段不同,使得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育之间存在断层,但是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看,二者不可分割。因此,从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这个层面使得中小学英语教育合理衔接非常重要。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有效衔接新途径。
一、课前预习习惯衔接
与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相比,小学英语教材当中包含的知识点更加浅显易懂,教师应该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契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自主预习习惯。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良好预习习惯都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1]。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以构建翻转课堂、布置导学案的方式驱使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课前对学习内容形成基本的认知,为后续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小学英语教师讲解到“My favourite season”这个单元时,可以将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下来,比如,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seasons,将其以插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录制下来,供学生在课前预习观看。初中英语教师讲解到“My favou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这个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掌握了“My favourite……”这个句型,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总结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urses,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目的,促进其形成预习习惯。
二、课后复习习惯衔接
课后复习习惯对于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课程发挥重要作用。中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难以对英语知识形成长效的记忆。针对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从而实现中小学学习习惯的有效衔接[2]。
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后结合自己在课上的学习情况反复观看微课,对教师所强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巩固,查找自己在学习英语课程中存在的不足等。长此以往,学生能够通过课后复习环节形成主动查缺补漏的意识。这种习惯从小学延续到初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效率。
三、自主合作学习方法衔接
以新课改为导向,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了一项得到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促进教育有效衔接方面可以应用到组织学习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优化英语教学的效果[3]。例如,初中英语教师讲解到“Do you like bananas?”这个单元时,可以先在班级中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互相介绍“A favorite fruit and reasons.”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其对英语知识形成深刻印象的过程。每个学生介绍方式和内容都存在差异性,能够在学习中形成思维的碰撞。学生合作学习完毕,由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读写结合学习方法衔接
在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同属两大重要的综合性学习模块。这就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促进教育衔接的过程中能够督促学生将读写结合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使二者能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步与发展。例如,小学英语教师讲解到“My weekend plan”这个单元时,可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并将阅读文本的框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能够清晰直观的反应学生的阅读过程。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督促学生根据自己在周末比较想去的一个地方,制定一个计划,切实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此以往,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结论:综上所述,如何引导学生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做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共同点,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做好课前预习习惯衔接;课后复习习惯衔接;自主合作学习方法衔接;读写结合学习方法衔接。通过本文对中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丽丽.谈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J].学周刊,2019(13):70.
[2]王晓侠.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65-68.
[3]徐领娣.小议中小学英语的衔接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