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 迟涛
[导读] 当今人类正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雾霾天气频现

         当今人类正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雾霾天气频现,城垃圾泛滥,树木过度砍伐,动物生存环境破坏濒临灭绝…… 这些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下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所以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英语学科也无例外,除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还应使他们接收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用开阔的眼界看待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义务积极地投入到环保行动中去。那么,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应怎样引导学生来保护环境呢?我觉得,应该将教室作为我们教育的主课堂,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参与绿色校园的建设,为世界环保做贡献。?那么,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在英语课堂中进行环境教育呢?应该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特点,找到“渗透结合点”,深入浅出地渗透环境教育。学科教学是由知到行转化学生的主渠道。在教学中如果能适时恰当地渗透环境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渗透环境教育又有那些策略呢?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探索环境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 新方法,逐一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挖掘教育素材.。从客观渗透和主观渗透两种基本策略着手、有机结合。 巧妙的渗透环保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客观渗透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情景语境,教师可以借助创设不同的情境挖掘环保素材适时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英语既然是一种语言,学语言自然离不开说,通过说和客观文字教育则可加强对学生环境教育的客观渗透,我们可以在教学的时候 多创设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情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操练一些简单的句型来培养学生的日常环保行为规范。比如在学到有关How to keep healthy ?  学生们练习“Don' t throw litter about.”这一简单句型,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写出了以下的校园环保标语。
         课堂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活跃,并把标语制作成精美卡片,张贴在校园相应的位置。这样既学习了英语,又美化了环境,使环境教育渗透到了教学当中。我鼓励学生努力投入到改变学校、社区环境当中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使整个校园变得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由衷说出Don't kill the wild animal! We have one earth.We should protect it. Don’t  pick up the flowers! Plant more trees! No smoking!我们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现行的英语教材很多的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环境教育的素材.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又使现实渗透环境教育更加具有可行性。 我们英语教师只需找准切入点, 适当地挖掘或扩充教材中含有的环境信息,有机结合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 有计划、 有目的地进行现实渗透, 可使它们两者在英语课堂中互为依托,取长补短,各放异彩。 这样一来既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又激发了学生保护、 改造环境的动机,在不知觉中使环境教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英语学科也显现出“绿意”。从而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理性双重认识,形成一定的环保紧迫感和责任感。环境保护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破坏可耻。


         (二)主观渗透
         环境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也要有一定的策略性,绝不可主次不分, 应体现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英语语言,同时还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环境教育,即隐主观渗透。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是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难点之一。 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环保因素,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这就教师能匠心设计,巧妙渗透,把环境教育渗透在现有的教学中,尤其是在现代多媒体英语教学中。许多课教师都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图画、 影像等传授知识的同时. 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观渗透。我们可利用一些优美的画面唤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从而产生保护它的强烈意愿。我们也可利用一些目不忍睹的画面: 公园里遍地垃圾、田野里禾苗枯萎、山上草木枯竭、满目光秃秃的一些树干、黑褐色的河面上浮现着条条发臭的死鱼、城市郊区的企业高耸向天的烟囱排放的黑烟,把天空都染成灰蒙蒙的。由此让学生的眼里显现出愤慨和失望,心中油然产生对破坏环境行为不齿的情绪,进而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We must do something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 让学生既用英语练习了语句,同时也渗透了环保教育,真正的做到了育教寓乐。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客观渗透和主观渗透通常不是孤立出现在一堂课中,而是显中含隐、隐中带显。
          (三)双向渗透环境教育的课堂实践与探索
         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树立强烈的渗透意识,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环境教育。既注重环境教育的客观渗透,也不忽视环境教育的主观渗透, 致力于为英语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添砖加瓦。我通过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利用. 尽量找准环境教育渗透点。抓住英语学科与环保知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联系, 将环境教育有机渗透于平时英语教学中。让英语学科也泛出点点“绿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比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Unit 9 Section B这一课时,我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始终贯穿任务型教学模式,围绕“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eekends.”这一“主线”用一般过去式组织教学,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如何过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周末,同时自然穿插渗透环境教育。本课在渗透环保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边观察那张由一些真实照片和不同周末时间构成的表格,一边用“What did…? ” “When did… ?” “How was…?”等不同句型操练来谈论Tom是如何度过上周末的,后由学生总结。接着让学生看照片(真实情境)通过提问What did Tom do ? Tom had a bag of milk.再通过谈论Tom喝完牛奶后把空壳扔入垃圾桶这一动作是为了保持地面的清洁让学生 自觉掌握了 drink , put 等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受变化的同时,自然显性渗透了环境教育 Keep our park clean!  Keep our city clean ! Everyon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是完全可以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只要我们自己心中有“环保”。我将不懈努力,继续探索环境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新方法。力求为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尽一点绵薄之力。我们也要使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就必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