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律动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教学实施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付梨华
[导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当中可以适当的结合舞蹈律动教学元素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当中可以适当的结合舞蹈律动教学元素,合理的进行舞蹈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合理的运用舞蹈元素,可以达到激趣,激智的特殊教学效果。本篇文章将就舞蹈律动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当中的教学实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堂、舞蹈律动渗透实施
         在音乐鉴赏课堂当中突出音乐的特点,并且要注意音乐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倡音乐与其他领域的有机结合。这是从事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师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课堂的授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很明显,单一的听以及讲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们对于音乐鉴赏的需求。学生们需要在课堂当中得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感受蕴藏在音乐当中的美,需要用更多的方式来表达对于音乐的理解。因此在音乐鉴赏课堂当中融入舞蹈律动教学元素,可以有效的和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舞蹈律动元素在音乐课堂当中的优越性
            (1)舞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意识以及优良的品质。在音乐鉴赏课堂当中融入舞蹈元素,既可以用来发挥个别同学的特长,也可以用作一个整体的教学方式。在某些整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同学们往往需要排列一个统一的队形和统一的动作,所以说如果个别同学展现出了肢体不协调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美观度。所以在音乐课堂当中融入一些舞蹈元素,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到音乐知识,也可以通过舞蹈训练来使学生们更加注意整体意识。特别是班级在举办比赛的时候,更能够体现出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爱与帮助。
         (2)舞蹈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增强形体和气质的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音乐课堂当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舞蹈练习对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有效的活动,既能够锻炼身体也可以增强到学生们的形体和气质。个别学生的自身条件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一些因为不良的坐姿或者是一些其他因素导致的不良体型,通过舞蹈也可以对他们进行纠正,既让他们学会了音乐,又帮助他们改变了气质。
    二、音乐情景教学中的肢体律动
            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来说,音乐情景教学是课堂气氛营造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想要完成这种操作要求,第一步就是要具备过硬的音响设施以及合适的曲目。教师要通过音乐的旋律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情景。这个情景可以是故事的一个背景,也可以使创作者的故事。当然也可以是音乐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是抽象的,联想的,但是却非常适合学生的情景构建。想要完成情景交融的音乐课堂,鉴赏教学的第二个主要阶段就是学生的肢体律动。学生的具体律动和音乐的节奏性是有关联的。比方说,当学生们面对舒伯特的摇篮曲的时候,就会体现出一种轻柔静谧的律动。而面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则会握紧拳头。在面对摇滚曲或者是重金属曲的时候,学生会不禁用手打起节拍。这就是在音乐课堂当中的一些舞蹈的肢体的律动。通过这方面就能体现出舞蹈和音乐的相关性。所以说,将音乐和舞蹈律动结合起来教学,既可以释放学生的感受,又能够让学生在舞蹈当中将音乐具象化,欣赏到音乐真正的魅力。
三、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舞蹈律动的渗透现状
   (1)舞蹈律动内容不够均衡。舞蹈律动能够有效的丰富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舞蹈律动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纵观目前的音乐鉴赏课堂来看,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没有在音乐的课堂当中应用起舞蹈律动元素。即便是有的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当中运用了舞蹈律动,但是其设置的内容也是不均衡的,不合理的。部分教师所开展的舞蹈律动都是引导学生们欣赏舞蹈作品,并且去感知舞蹈内容,但是并没有给学生一个表演的机会。并且在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大多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流行音乐,很少会涉及到古典舞。所以舞蹈元素是比较失衡的,比较片面的,这也影响到音乐和舞蹈的契合。
   (2)在舞蹈律动教学过程当中视频的比重过多。舞蹈律动教学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验式教学,学生只有切实的通过律动,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认知。学生在律动以及展示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舞蹈跟音乐的有机结合。然而在高中的音乐课堂鉴赏过程当中,教师大多将时间放在了视频展示当中。教师会通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音乐作品以及舞蹈作品。这样虽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丰富他们的思维认知,但是却不利于他们切实的去感受舞蹈和音乐的魅力。因为仅仅依靠视频教学这样的方式是非常单一的,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只能学习到舞蹈的知识,却不能学习到舞蹈的律动。如果没有全方位的引导学生展开练习的话,那么很难去调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对舞蹈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
   四、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舞蹈律动教学
    (1)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当中,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想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当中体现到舞蹈律动的魅力,那么首先教师就要做好表率作用。比方说,教师可以准备几首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或者是一些流行性的歌曲,让学生自己感到熟悉或者是感兴趣。比方说风靡一时的江南style和最炫民族风,找一些大部分学生都听过的歌曲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律动感。有一些学生是想要去律动的,但是他们的性格比较腼腆,所以教师对这类学生应该去鼓励,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对于音乐产生想要获取的愿望,敢于在音乐鉴赏课堂上面去律动。律动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节奏韵律,还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本身的协调性,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舞蹈律动应用在音乐鉴赏课堂当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作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接下来由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思想感情,以自己的理解去通过律动表现音乐。让学生在参与律动教学的过程当中,变成音乐鉴赏课堂的主人。律动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辨别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能力。
   (3)将舞蹈的律动和音乐鉴赏教学学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视听能力。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要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音乐的魅力。通过组织学生欢快的,自由的舞动来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当学生自由舞动的时候,就可以欣赏到音乐的律动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律动来表达出他所理解的作品的情感。在学生舞动的时候,他的头脑就会自动去分析他所感知到的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比方说,在讲授非洲的音乐的时候,就以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为例。学生通过律动可以感受到非洲歌舞带来的欢乐,也能够感受非洲歌舞的风格特点,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视听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的重视音乐和舞蹈的有机融合。比方说在教授民歌过程当中,就需要学生能够通过熟练的舞蹈以及相关乐器来表达出民歌的思想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音乐来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舞蹈。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才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胡知凡.艺术课教学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高慎英,刘良华.高中新课程教育丛书: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马青.让音乐课插上舞蹈表演的翅膀-课堂教学案例[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 (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