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关系着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未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为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英语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治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法治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实施法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渗透呢?首先要有明确的意识,教师在训练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等课程资源中的显性和隐性素材,结合青少年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抓住有效的教育点,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对于有效的法制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将法制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能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懂得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懂得自我保护,将知识与其溶为一体。学生自然的受到法制教育,潜移默化的接受法律的熏陶。下面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谈几点体会。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法治教育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图文并茂的阐述, 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等,在法制教育上很有代表性。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法治教育内容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例如在PEP三年级下册Unit4《We love Animals》教学中,孩子们表现出对动物的热爱,但他们平时也不乏有无意或有意伤害小动物的行为。教师适时地告诉学生: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must take care of them. Let’s love each other.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要多关心它们、保护它们。
保护珍稀动物,抢救濒于灭绝的动物种群,保存和发展自然资源,不要随意乱捕滥捉,以保证它们繁殖后代,代代相传,繁荣发展。
2.英语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法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将语言教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中渗透法治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讲授family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从而引出father和mother。然后我在启发学生family所代表的含义,即:F=father,m=mother,i=I,l=love,y=you,也就是Family= 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 让学生感受到了只要爱爸爸妈妈就组建一个幸福快乐的family,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了爱父母的教育。同时出示父亲节和母亲节,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两个节日时,你会为父母做些什么,让学生学会感恩。
3.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渗透道德法治教育。谈到文化背景这一文化知识时,首先让学生们知道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5文化知识中,有关生活习惯的知识。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The fork is on the left. 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 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 我们中国人用“chopsticks(筷子)”,而国外友人多数用“fork(刀子)、knife(叉子)”。不仅教给学生餐桌礼仪,还要在我们遇到不会用筷子的外国友人时,不要嘲笑他人,应表示理解,并对他们尝试他国的生活习惯的勇气表示称赞。
4.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但是这与进行法制教育并不冲突,了解外国的交通法规知识并和我国的交通法规进行对比,告诉学生在很多欧美国家行车的顺序和驾驶座的位置和我国的有很大区别,不仅让学生增加了常识,并且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外国的文化和异国风情。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适当拓展知识,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法制教育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对于行车安全,珍视生命,也是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个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