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衡量人才是否能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准。本文对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大学英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
前言:伴随着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全球一体化的思想越来越成熟。由经济全球化带动的文化融合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地位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国家人才不仅要有知识上的硬件储备,更要有能力上的软件表达。而英语作为国际社交语言,毫无疑问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如果大学英语的教育背景如果与文化背景相脱离,那么必然会导致人才无法走向世界。
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1.1大学英语怎么定义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一种文化与另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际,也可以说是所有在不同语言或者民族背景下的交际。简单的说就是当你与一个语言或者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的人进行交流时,需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是否有效和正确,以及是否符合各自的文化背景。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可以看出,让学生完全掌握,并且毫无阻碍的使用英语交流,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其中让学生熟练掌握书面或口头上的交流,根本性质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但是中国并没有明确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定义,说明我国还并没有针对这方面的完备教学体系,高校对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还不够重视。
1.2跨文化交际界定条件
交流双方在什么条件下才符合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界定条件。如果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且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直接的口语交际,就可以称双方进行了跨文化交际。其中广义上的不同文化背景指的是不同的精神,物质世界群体,德国哲学家、史学家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 8 种类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
1.3跨文化交际能力含义
由上文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归结为交流行为的效果以及方式的得体与否,效果的好与坏对应能力的优与劣。从交流的行为出发,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双方的不同点越多,交际难度也就越大。其中,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世界观,价值观都可以是双方的不同点。而交流行为是否实现交流的目标即为交流行为的效果。从交流的方式出发,双方可以通过口语,肢体语言等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双方衡量交流方式得体性的标准不尽相同。交际场景,交际对象都可以直接影响到交流是否得体。综上所述,交流行为的有效性和交流方式的得体性共同成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质量属性。
2.大学英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2.1 优秀人才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处于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千千万万的变化。飞机,高铁,轮船让跨国的长途旅行咫尺可近;5G通信,微信、QQ的实时视频,让人们的沟通不再局限于地点,极大的减少了各种条件的限制,让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因此,人才市场的资源流通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文化,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人才市场,国际的人际交往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要想进入这个平台,英语无疑是一扇通往世界的门。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于听和说,也就是注重实际的情景交际,但在现在的中国,实际上的英语学习只是为了拿到四六级的证书而不得不进行的应试,完全忽略了根本上的作用,使得学生只能看得懂写的而听不懂说的,失去了文化交际能力,自然也无法走向世界性的人才市场。
2.2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
一门语言是根据自身文化所提炼出的交流工具,有了文化,才可以产生语言,因此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之后才可以真正将一门语言融会贯通,实现跨文化交际。而高校英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西方国家文化历史,做到真正理解明白英语的含义以及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对英语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2.3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
21世纪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实现封闭式发展,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扩大外交,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在这个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为国家输送所需人才,助力实现经济全球化,也是大学英语重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因。
3.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1注重实践
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把所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才可以熟悉掌握交际的要点,做到畅通无阻的交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入情景对话,听写等要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文化交际。也可以利用英文电影或者其他英语视频展现一个真实的西方世界,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英语的对话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能更好的了解部分西方历史,让课堂充满英语学习的氛围。多元化带领学生自主学习,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可以在实践中做适当停留,不耽误最终教学目标即可,让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整个情景的模拟。
3.2培养学生兴趣
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最重要的因素都是兴趣,只有学生真正的对英语产生兴趣,才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否则就变成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进行的死板应试。教师可以大量加入文化元素,让学生从历史中感受英语,增加英语的趣味性。当然也不能忽略中国文化。选择优质的教材,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讲解英语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可以让学生树立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时代背景,开阔学生眼界。学校可以举行英美文化知识讲座或者英美交流会,让学生明白英语的作用不仅仅是一味的应试,根本目的是为了交流,让学生产生兴趣。
3.3教学方式需要重整旗鼓
大学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西方模式思维,使学生可以流畅地和一个外国人交流。但是在实际中却变成了大学生眼中为了拿到四六级证书而不得不选修的一门课程,这完全背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因此,教学方式需要重整旗鼓。如何让学生理解英语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工作经历,更重要的是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做准备是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须要思考的门槛。这就要求老师严格遵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不被一成不变的理念教学束缚。比如可以增加外国文化知识的比重。让学生可以根据文化差异掌握单词的不同意义,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得到的结果只是暂时性的记忆,适得其反。改变英语成绩课内的考核方式,可以是情景交际,也可以是学生的一段演讲。最后的成绩评定既要包含考试成绩,也要从语言的实际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让学生掌握达到大学英语的根本教学目标,而不是一味的应试。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类似的英语交流活动,并且可以将结果记入学生成绩,减少学生面对英语的压力,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列入衡量英语成绩的标准中。
4.结语
当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更注重的是让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一种文化与它的语言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了解英语的文化,是无法做到像使用母语一样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国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急切。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立足于时代背景,增加英语文化的元素,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使得英语教学成果得到改善,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8,35(5):55-58
[2]邬姝礼,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2(2):61-67
课题名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Y2019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