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语言文化的翅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间的文化和政治交流也得到了促进。在当今时代,学好英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对外国文化有深刻的了解。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差异较大,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其他国家则没有。如果学生不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背景,就会影响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研究了影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探讨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重要性分析;
前言: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培养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目前,我仍然沿用许多高校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这极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影响了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符合我国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多种语言的应用型人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才能为我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同的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了自己的解释。Lussier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基于文化知识学习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基于解决问题技能训练的跨文化行为能力、基于情感体验和心理建构的跨文化能力。Lussier认为这三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但这一定义并未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伦理道德方面。孙有中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指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也要尊重和批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批判性地看待中外文化,掌握跨文化研究方法,对承载文化内涵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进行阐释和评价。除了能够进行适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外,还可以帮助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这表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来实现。
2.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及重要意义
关于文化,梁漱溟提到,文化是对国民生活各个方面的概括,可以分为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三个方面。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贾玉新指出,要判断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性,就要看其构成体系。一般来说,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都是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张红玲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掌握特定的文化和交际组织,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跨文化环境中,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著名语言学家文秋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总称。总之,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知识、思维认知和社会实践在一定层次和程度上的综合。以上三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语言知识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包括言语、词汇和语法结构;思维认知是指交际双方的情感态度,如灵活性、跨文化意识等,并能客观地面对中西文化差异,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实践是指训练有素的行为[1]。
3.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3.1 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不够凸显
所谓“行为在后,理念在前”,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意识和相应的理念来支撑,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句型、语法、写作等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学校和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认识和观念不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师的实战教学经验不足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英语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文化教学能力,即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经验。在大学英语中,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课文、甚至每一句话、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传达着一定的英语文化。在教学中,只有将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普通英语知识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然而,目前缺乏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使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4.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
4.1 增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意识,凸显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学校本身和英语教师都应该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意识,并在教学中突出这一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应向全体学生阐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跨文化知识渗透和跨文化交际训练。例如,在第一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课文A:永不放弃!在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教师可以渗透温斯顿·丘吉尔的相关文化知识,展示与本文相关的英国文化知识,使学生感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认知能力。第二,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英语教学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英语人才。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积极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
4.2 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增强教学实效性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一支经验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英语教学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尝试如下:一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师选拔制度。在选拔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有海外留学经历、跨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丰富跨文化英语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避免选择经验不足、视野较浅、能力较低的教师。第二,完善英语教师培训机制。学校应定期组织在职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培训,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逐步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允许教师出国深造,提高教学实践经验。最后,学校应定期组织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技能互动会等,为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5.结语
总之,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你不了解西方文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也会受到阻碍。在这方面,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依靠切实可行的途径来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高校应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组建跨文化意识师资队伍,建设跨文化教材,开设多功能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和多种手段,不断提高高校跨文化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同时,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李翔 .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3):147-149.
[2] 梁秋花 .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99-102.
哈尔滨广厦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项目号: JY209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