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内涵阐述出发,研究了用其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模式方法以及成效,结论表明对于提升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协作精神以及对接岗位任职需求均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推动了专业系教学手段和设施的重新建构,整体上促进了任职教育的发展进步。在此背景下,《航空维修基本技能》采用了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通过教学效果分析和考评表明,该教学模式注重学员航空维修基本技能兴趣培养,与后续课程衔接作用发挥明显,极大提升了学员综合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
一、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内涵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是学习者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实际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团队为组织形式自主地获得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PBL的特点是项目可大可小。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项目可以是一个典型的任务,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的一门课程。项目教学既强调连续贯穿,也强调“短而精”。项目的想定源于课程标准,往往一个小项目就是某次授课的一个重难点,而有的项目可以持续几天甚至数周。PBL中的师生角色较传统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成为项目实施的共同设计者、参与者、完成者、评价者。通过项目的逐步开展完成知识的建构、内容的深化和技能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课堂的特点是课堂不再是教员知识讲授的殿堂,而是学员内化知识的场所。要完成知识的内化,必然课前要进行知识的学习。显然,这种学习不再是传统的预习,而是在教员的指引和相关资源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自我学习,学习资源为微课、微视频、教材和相关资料。为确保完成学习任务,通常每次课前教员都要给出学习任务单,并且学员在完成学习任务单后进行相应自测。据此结果教员在课堂做好有针对性的辅导,学员做好有针对性的讨论或实践。
(三)PBL式翻转课堂
课中讨论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环节,目的是内化知识、深化技能。对于实践课而言,内化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实习操作。让学员在设计好的项目中检验知识所学,深化理论和技能,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航空维修基本技能》课程中采用了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一改传统的“教员讲、学员听,教员示范、学员练习”的套路,以学员为主体视角,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员探索欲望,培养学员协作精神,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有机结合。
二、基于PBL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基于PBL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始终以学员的活动为中心,以丰富的信息教学资源为依托,以多元化考评方式为牵引,教学目标直指岗位任职需求。
(一)课前学习
课前教员通过内网平台的腾讯通或网盘等即时通讯工具,预先将自主学习任务单发布给班级群,并辅以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收到学习任务后,学员或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学习中不懂的地方可反复观看微课或查找资料,经小组交流最终小组总结本节课的2个学习收获和2个学习疑问供课堂交流。学习完成后每名学员完成自测,自测结果教员和学员均在线可见,这样教员就可以按照学员自测结果预先梳理课堂讨论点。
(二)课堂内化
学员在课前学习掌握知识和带有疑问的基础上进入课堂,课堂内化阶段分四步组织,以讨论和训练为主线,以项目完成为目标,以多元化评价为依托,最终达到知识内化和技能提升的目的。
1. 情景再现找问题。根据学员课前学习完成情况和自测结果,教员课前准备第一轮问题链,既是对学情的再次掌握验证,也是知识的再次铺垫。学员在积极抢答和被点名应答中展现学习效果,赢取相应积分。
2. 交流沟通探新知。根据第一轮问题链和课前学员“2收获2疑问”,教员梳理课程重难点并转化为问题交由学员分组讨论。该轮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是知识内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与实践衔接的重要环节。经过小组协作,相互讨论补充,学员在赢取相应积分的同时转化了知识,储备了技能。
3. 身临其境做实操。教员展示本课实操任务,仅给出目的和安全提示。学员需在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在小组内发起头脑风暴,共同讨论完成项目的任务流程,制定相应步骤,总结注意事项,并在实操中逐步验证其合理性。教员随时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4. 岗位练兵检成效。在学员具备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将项目任务改为竞赛科目,每人完成一次,多人一轮进行评比,根据竞赛名次学员还有赢取相应积分的机会。从历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此环节是课堂的高潮,学生有兴趣,有激情,完成任务较好。
在每个环节中,教员采用提问、抢答、实操评估、竞赛评比等方式对学员学习效果展开评价;学员利用补充回答、纠正、讨论、竞赛等时机展现自我、评价他人;岗位练兵中小组与小组之间互任裁判进行互评,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调动学员积极性,又能准确评价学员学习效果,每次课的得分即为学员平时成绩来源。
(三)课后拓展
授课结束后,教员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主要是技能的实际应用、故障的分析排除、使用维护经验等,需要学员相互讨论,查阅期刊资料,以进一步夯实学习成果。
三、PBL式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
基于项目的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链为牵引,以项目学习为组织,以学员为中心,以提升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构建和固化了实践类课程学习、探究、实践、评价、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是教员讲、学员听,先学理论、再行实践。翻转课堂将学员知识学习环节进行了前置,学员的知识学习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小组协作,可以依照个人的时间自由安排,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学习疑问带向课堂。课堂上不再是教员单向灌输知识,而是交流、协作、讨论的场所。在课堂上学员依照教员精心设计的项目,依靠建构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完成活动和评价。在课后,依照教员的拓展作业和小组协作,完成项目相关的故障分析、小论文写作、自我总结,从而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基于项目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课堂体验到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过程,学会探究并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迁移。但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学习需要学生用高度的自觉性完成大量的理论铺垫、知识学习和疑点总结,并且课堂上还要设计讨论或实操来验证知识,往往就会显得课堂时间短,学生意犹未尽。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恰恰又能弥补这一缺憾,两者的结合再加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必然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深化知识、课堂讨论内化知识、项目实习固化知识。
参考文献:
[1]程茜.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42-144.
[2]宁业勤,楼世洲.从准确认知到有效应用:美国翻转课堂引进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6,8:40-42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