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理念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高职院校将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具有必然意义。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思政理论课程于专业课有着密切的渊源,目前的社会所需求的是具有良好思政理念和专业知识兼备的全面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将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教学是必然现象。文章将分析二者相融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高职教学;专业教育;思政理论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立德树人”变得不单单是思政课程的目标,而是所有专业学科的教育目标,这就加速了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进程。以“课程思政化”为基础,加强了教学育人的能力,同时发挥思政课堂的互动能力,加强专业课程的课堂互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效地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加以融合。以下是本文结合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的问题,提出的部分解决方案。
一、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专职人才。所以将思政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过人的专业素养,挑起育人为主专业为辅的教学责任。
在思政理念中,积累经验是提高学习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可以和当地企业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将教学和思政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大学的枯燥课堂来说更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二、现有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的一点就是没有办学特色,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都是随大流,没有自身特有的特点,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千篇一律。企业竞争力弱,学校就没有起到良好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二)学生缺少实践经验
作为高职院校的作用就是培养出可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型人才。而近年来的高职院校教出来的学生开始只会纸上谈兵,实际操作经验少之又少。这样很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因为企业需要的是可以直接上岗的专业人才,而不是象牙塔出来的不知世事的少年。
(三)课程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
高职院校的课程几乎每天一摸一样的进行,重复的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不完善,这样的课堂效率对于时间本就紧张的高职学生来说,起到的帮助少之又少。
三、将思政理论融入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之中的实效性
(一)增加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缺少办学特色,对于其经济发展就不能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将思政理念融入到高职学校的专业课当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院校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育人为本的信仰,培养出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
将思政理念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明确学生发展路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不管学生面临什么样的岗位都能够很好的适应到当中去。院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周边的企业,环境,来决定着重培养学生那种思想品德,将思政理念与专业课进行完美融合,作为办学特色,以作为学校的经济支撑。
(二)加强对学生时间教学
思政理念当中明确说明拒绝“象牙塔”,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需要在毕业后就具备适应岗位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专业课与思政理念相结合,与当地工厂企业进行合作,将学生定期带到工厂车间进行实地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适当的引导学生对未来的理想进行思考,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思政理念与专业课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竟能能力,以至于学生在这个社会当中能够拥有竞争的实力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三)增加专业趣味性,开设小语种课堂
高职院校由于课表单一化,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将思政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爱好了解。同时,学校可以开一些小语种选学课堂,培养部门语言型人才,由于近年来跨国贸易的增加,小语种能够帮助学生在企业更加具有价值,意义。
特别是东盟国家,是近年来我国货物出口的主要地区,思政理念的融合人可以使学生用国际的眼光看待事物,理解企业国家的风土人情,有助于学生在跨国企业进行工作。
结束语: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成为具备有健全思想和心态的社会需求型人才。伴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发展,思政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当中使一个正当的教育改革。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的技能提升。所以将思政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课中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是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全方位改革,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白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D].燕山大学,2013.
[2]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9,3604:85-87.
[3]杨彩平.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126-129.
[4]石弦.探究高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与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73-74.
[5]张滢.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