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Seminar模式的应用。首先分析出Seminar模式应用的优势,具有符合教学条件;教学原则一致;适合多元沟通;学习时间开放四个特点。其次分析出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创新多种讲解形式三种途径,构建高效趣味的对外汉语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热情,实现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有效吸收。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Seminar模式 教学策略在我国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之下,已经从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为了更好的面向本科大学的留学生教学,开始设立对外汉语言专业教学,实施正规的本科学历教育。对于学习汉语人数的日益增多趋势下,更多的留学生都想学习和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但是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大学的语言教学不同,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而Seminar模式的应用,以研讨式教学为主要形式,构建出双讲—讨论式的汉语课堂,更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展开高效性的汉语学习,从而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文学鉴赏力,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一、Seminar模式的概念
Seminar模式,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高校广泛应用教学之中,而对于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来说,Seminar模式还是一个比较全新的概念【1】。由于Seminar模式是以研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属于对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型”的教学模式优化,主要是教师先对课程知识进行专业的讲授,并指导学生获得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同时学生通过课外的自主研习,撰写专题的报告,通常都是针对一个问题或主题,由一位或一组学生主讲,随后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Seminar模式的应用优势
(一)符合教学条件
由于本科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上留学生已经了解了古代的汉语、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哲学和文化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并且,在学生的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一定的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根据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听懂简单的语言、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去提炼其主要的信息和内容,以及能够听一些社会科学知识讲座,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2】。而对外汉语教学,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其中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或提问式教学等,都具有丰富的师生互动形式,这些为Seminar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更好的符合教学的条件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原则一致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原则,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核心。而Seminar模式,则是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其教学形式也由以往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一切都是来自有效的讨论。对于传统观念上的讨论,属于一种课堂的教学手段,或者课外的活动,而在Seminar模式观念上,则是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还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的研究、选题和讨论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最终实现汉语表达能力、汉语语言思维和文学感悟力的全方面提升【3】。
(三)适合多元沟通
对外汉语教学,在课堂上无疑是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汇。Seminar模式起初,就是以营造出自由的学术氛围为目的,注重平等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专注认真的倾听,理解不同的观点与想法,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作为对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身份,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给予学生更加民主的学习空间,从而学生在讨论之中其思维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效率。
(四)学习时间开放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学教学,主要包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个方面。并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学生从先秦到明清以来的各种文体、作家作品的学习。但是对外汉语教学与中文系的汉语专业不同,其课时较少,所以传统的常规化教学方法无法完成对学生的全部知识传授【4】。因此,Seminar模式的应用,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一部分作为教师的精心讲解,另一部分作为学生的自由研讨,一部分内容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容量,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从而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的开放性学习时间,以便学生查缺补漏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Seminar模式的应用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其教学内容应该化繁为简,既能展现出文学史的文学现象、规律和文体等,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作品教学。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文学史,简单的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背景。而文学作品,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将其按照历史时间段分为秦、汉、唐、宋、明清五个部分,并且教师为每一个部分列举几篇经典的文学著作,可以是诗歌、诗词和文言文章等,同时将作品分为教师讲授、学生讲授和学生自学三种类型,而且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去自主选择文学作品展开研习和讨论,从而逐渐形成师生交替讲授的“双讲—讨论式”教学。
另外,在学生自主选择文学作品进行讲授时,不仅可以选择中国同时段的代表作品,还可以选择与母语国相似的作品【5】。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融进世界文学的范畴之内,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交际和共鸣。比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日本的学生可以结合《源氏物语》。
(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在留学生起初接触时,难免会对古汉语词汇、陌生的作家和作品产生畏难的心理和情绪。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就需要教师进行文学史内容的主讲,用简洁的语言为学生梳理出文学发展的轨迹。同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Seminar模式,让学生大概的了解学习任务、讲课任务等。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以便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序顺利开展。
1.教师的讲授与讨论
对于教师的讲授与讨论,主要是讲授本单元的文学史,为学生提供自主和下次讲解的篇目,并且对经典的作品展开精讲,从字词句到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等,最终提出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共同讨论【6】。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确保问题的启发性和话题性,有利于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交流和探讨,促使学生在讨论之中完成相关的知识和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采取由易到难的原则,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引发学生的深层次讨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答案,促使学生的讨论内容更加丰富,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
另外,在教师精讲完经典文学作品后,就可以列出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让学生展开篇目的选讲和自学,并且为学生提供参考的数据和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生的课外研习
在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主讲时,需要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文学作品,选取讲授的内容,并且提前一周告诉教师和同学讲授的篇目,让其他学生进行准备【7】。同时,学生在讲课前,不仅要查阅相关的书籍,比如是一首古诗,就要弄清古诗句子的意思,了解诗意及其表达的含义,尝试制作ppt演示文稿,准确需要讨论的话题后提交给教师,教师给予适当的修改和意见,从而确保讲授的最佳效果,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听所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
3.学生的讲授与讨论
学生在讲授前,需要准备好讲课的ppt、演讲稿、相关的材料,包括文章的原文翻译、字词注释和练习题等,以及讨论的问题。当四项全部确认后,学生开始讲课,其授课形式可以与教师类似,但是并不是传统的讲解,不仅需要设立专门的讨论环节,整堂课尽可能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开展。这样,学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和交流,不仅可以点燃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氛围,还有利于了解其他同学的课前预习情况,以便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和讨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深化全体学生的有效记忆【8】。并且,只有具体的文化知识点需要准确唯一的答案,其余的问题尽可能开放,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与想法,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汉语语言感知力和理解力。
(三)创新多种讲解形式
由于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其类型多样,所以教师始终采取单一的讲解形式,难免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加强讲解形式的创新,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设备,借助其图文资料、视频和音像等丰富资源,实现教学的灵活多变,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明了的感知文学作品。比如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中描写的画面,以多媒体的图片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
而且,对于诗词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的朗读和吟诵,逐渐帮助学生学会背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典诗词的悠远意蕴、音律之美。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吟诵过程中,去讨论诗词表达的含义,将讨论推向高潮,促使学生深深记忆语言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灵活准确的运用到日常的交际之中,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汉语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Seminar模式的应用,能够构建高效趣味的对外汉语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热情,实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教师根据Seminar模式理念,展开“双讲—讨论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逐渐强化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汉语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深深记忆语言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灵活准确的运用到日常的交际之中,最终促进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吸收。
【参考文献】
【1】张红. 对外汉语教学中Seminar模式的运用研究r——以面向留学生的文学类教学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 017(001):88-93.
【2】郑佳晴, 庞静怡. 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学教育, 2018(11).
【3】岳琳.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初级对外汉语读写课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8, 000(036):37-39.
【4】刘瀚超. 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23):210-211.
【5】董宁;杨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视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C]// 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0.
【6】王卫, 张佳敏, 陈林,等. Seminar 学模式在食品毒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2018.
【7】沈晓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模式应用探析[J]. 教育现代化, 2018, v.5(17):215-216+231.
【8】魏文婷. MOOC讨论区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探究及应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