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针对传统身体素质锻炼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初中素质特色操(包括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与协调等五大素质操)的创编为突破口,依据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学生部分,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为初中生身体素质锻炼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锻炼形式。为大课间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生;身体素质;创编
前言
根据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7—19岁)身体素质整体下降。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全国青少年肥胖、近视率5年间持续上升,初中生视力不良率上升速度为各学段之首;学生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1]。
笔者认为素质特色操是课间操的一大创新性发展,根据我国学生体质日渐下降的趋势,故此提出将素质特色操作为初中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内容。在我校体育教研组专家的领导与组织下,创编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与协调系列的五套素质特色操,为课间操创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借鉴,希望对增强学生体质以及课间操改革与发展有所帮助。
1.创编依据
1.1以中考体育测试指标为依据
根据《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初中生体育测试内容包括下表内容:
.png)
由表可知:初中生体育测试内容包括耐力(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柔韧(坐位体前屈)、力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掷实心球、握力、立定跳远)、速度(50米跑)、灵敏与协调(跳绳、篮球、排球、足球)等五大身体素质。以中考体育测试指标为依据,分别创编五套身体素质操,从实际上帮助更多的初中生达到体育测试标准,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素质,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1.2以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为依据
初中阶段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2到15岁,这个时期在心理学上叫做少年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生理发展上,此阶段已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长高;人体内脏器官快速发育;肌肉力量增大,肌肉重量与体重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心理发展上,此阶段感情充沛,朝气蓬勃;自觉性、自制力和意志力较薄弱;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2]。因此在创编中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将选择一些极具个性化又简单实效的多元素动作加以组合创编,以此达到既能提高锻炼兴趣,又能收获良好锻炼效果的双重目的。
2.创编原则
2.1 针对性原则
五套素质操都是以初中生为主体,针对其身心发展特点,以身体素质发展和中考测试达标为根本目地,切合实际,有所侧重地进行。对于不同素质基础的学生也有针对性。
2.2 创新性原则
每套操的动作都是在原有素质锻炼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舞蹈、武术、健美操等元素形成新的动作,再结合整体队形和层次的变化,形成了区别于以往素质锻炼形式的新内容。动作与音乐的创新给了素质操一个鲜活的生命。
2.3 科学性原则
创编动作都是根据人体生理解剖学规律,合理安排动作顺序,动作设计都是从慢到快,由局部到整体,到达高潮,最后伴以深呼吸放松。当达到并保持一定运动负荷后再逐步减小运动量,使心率变化由低到高,最后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从而使各内脏器官系统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3.创编特点
3.1素质锻炼与操化动作相结合
基本操化动作都是吸取各相关艺术项目的动作素材,按照素质操的特点,经过提炼、加工、再创造成为素质操特色的基本操化动作,以体现素质特色操成套动作的动作风格和艺术深度。
3.2素质锻炼与音乐相结合
动作与音乐的创新是特色操的一大亮点。音乐是课间操的灵魂,欢快、动感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成套动作艺术性的基础。
3.3 素质锻炼与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初中后,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这正是对初中生加强身体素质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最好时机。在符合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搜集有代表性的动作符号,与身体素质简单典型的动作符号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接受并喜欢上素质锻炼。
4.创编方法与步骤
4.1创编目的的确定
身体素质特色操创编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而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令人堪忧,所以最终目的是发展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
4.2创编内容的提炼
创编的内容主要是在五大身体素质内容上挖掘动作素材,然后再根据创编的需要,移植或嫁接一些健美操,街舞,武术的经典动作,修改整合形成特色操的技术和操化动作,然后把这些素材拿到组合中先进行检验,看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这两个步骤初步确定创编内容中所需要的动作素材。
4.3创编成套动作的雏形
当动作选定完成后,按照成套的结构框架,把每节动作按顺序排列起来,全方位审视动作的连接、节拍、节奏、方向、方位的合理性和流畅性。同时考虑音乐的风格,节奏的吻合程度对成套的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最终成套动作的雏形完成。
4.4创编过程中的修改完善
修改完善是初中素质特色操创编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先是每个创编小组内部进行练习完善,然后由负责的老师提出问题加以改善,之后由专家团检查,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对课间操进一步修改,最后确定成套动作。
4.5专家论证、调整定型
经专家论证并调整完善是素质特色操创编的重要环节。其步骤为:校内专家评定——实践——分析调整——二次实践——二次分析调整——成套定型——一线学校教学实验[3]。
5.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好的身体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提高体质首先就是要提高身体锻炼的意识。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素质特色操是顺应时代需求,丰富和完善了大课间活动,将身体素质锻炼分配到每天的课间操练习中,在学习之余,既锻炼了身体素质,又缓解了学习压力,无形中也帮助学生完成了体育测试的要求,最终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增强国民体质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M]. 2007.4.11
[2]戴三育、刘新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邹美琴,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特色课间操的创编与实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
作者简介:陈宛(1989-12),女,汉族,湖南株洲人,中小学二级,硕士,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