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从自身教学生涯的三个具体例子出发,阐述对师德的理解:师德之本——重身教,轻言教;师德之根——多包容,少指责;师德之魂——关注细节,关爱学生。本文旨在唤起教师群体的共鸣,弘扬立德树人之风,做学生的合格引路人。
关键词:师德;身教;包容;关爱
“师三代”的我,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从小我就认为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对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有着无限的向往;对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有着深深的崇拜。站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的神圣!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如何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对教师本人而言,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既照亮别人,也升华自己。”
一、师德之本——重身教,轻言教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群体的“向师性”,彰显了教师对学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着眼,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熏陶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
这让我想起两年前接任四年2班时的情况,该班的教室保洁情况在年级中较不理想:值日生做完值日不久,课间教室地板上就各种纸屑垃圾。每天早读午写课巡堂的时候,我拿起扫把和垃圾铲清理教室各个卫生死角,一开始学生们无动于衷,甚至有个别学生随手将书桌里的垃圾扔给我打扫。我坚持打扫两个星期后,开始有学生将我手上的保洁工具抢去打扫,也有学生把座位旁边的纸屑捡起扔进垃圾篓。我又再坚持打扫了两个星期,后来慢慢发现教室的卫生死角变干净了,整个教室的保洁情况越来越好。这时候,我再顺势开展《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主题班会,表扬主动为教室卫生保洁的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既要言教,也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细节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二、师德之根——多包容,少指责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包容是师德的一种境界,是为人处世之美德。懂得包容的人,心底无私,海纳百川,这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舞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奇特的想法,独特的做事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包容每一个孩子,承认其差异性,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
小黄同学是位个性鲜明的男孩子,调皮捣蛋,习惯推卸责任。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陈同学在楼梯上打闹玩耍,不小心碰掉了挂在墙上的书画作品,作品的框有一条边掉了出来。我在远处正好看到了这一幕。没过多久小黄和小陈捧着坏的书画框到办公室找我说明了事情原委。小陈承认了错误,小黄却将责任全部推到小陈身上。
我观察到两个孩子其实已经认识到错误,他们走进办公室主动陈述事情,这已是一种勇敢与担当。
我并没有指责他,接过书画框,将它拼凑回去,想到他们下节课将要学习如何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于是拿起透明胶,并提醒他们认真看,需要他们帮忙算算用了多少厘米的透明胶。等我用透明胶贴紧了书画框,再拿出草稿纸给小黄和小陈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有点惊讶,但还是接过了草稿纸,并在讨论中完成了任务。接着,我提醒他们以后玩耍应选择适当的场所才能避免损坏公物。
小黄同学显然对这种“惩罚”觉得不可思议,问了一句:“老师,你真的就这样放过我了吗?”。当时我的心情也是复杂,理解到他原来是害怕批评才选择撒谎,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才不敢承担责任。我反问他:“书画框修好了吗?你以后知道不能在楼梯上玩耍了吗?”他点了点头,我接着说:“知错而改,问题解决不就行了吗?”他眼睛一亮,开心地看着我说了句“对不起”。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包容才能营造出宽容的教育氛围,才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土地包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包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包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三、师德之魂——关注细节,关爱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须持有的美德,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被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正是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价值。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在我所带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小周同学,他是班里名副其实的小霸王,时常动手打人,以各种搞怪的动作来引起身边人的注意。每次提醒教育后收效甚微。家长也是听之任之的态度,并且时不时“刁难”授课教师。身为班主任遇到这类学生与家长的问题,我实在头疼。
经过细心观察,我注意到他上课总爱摩擦自己的脚后跟。关心询问一番,才得知他脚后跟一直很疼,而他告诉父母后也没有任何解决方法。我猜测可能与他身材肥胖有关,于是咨询骨科医生朋友。他告诉我穿厚底、软底的鞋也许可以缓解。于是我逛了一圈商场,给他买了一对合适的后跟鞋垫,并且带到学校亲手帮他垫在鞋里,给他试穿。这孩子穿上就走了,也没说谢谢。而我对他的这种不礼貌表现也没多意外,没往心里去,心想还是要继续多关心他。
几天后他在课间找到我,对我说:“陈老师,我长这么大,脚从来没像这几天这么舒服。谢谢你,我以后会好好听你话!”我没想到,这样一双几块钱的鞋垫,就把这熊孩子的心给收了。甚至在他毕业好几年后,偶遇其家长时,家长还提起这个事情让小周同学从此喜欢老师,爱上学习。这些都是我所意想不到的教育收获。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引路人。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与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EB/OL].人民网,2014-09-09.
[2]叶小梅.中国师德手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6.
[3]李德芹.教师的理解和包容是一种师德修养[J].现代教学,2016,(21):45-45.
[4]张云香.关于中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几点看法[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01,(s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