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本主义”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现在大家对教育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也都在极力提倡改革,主要是重点强调了要做到坚持以学生为重点、为中心来开展课堂中的一些实操项目,现在政府对音乐方面的教育程度也在逐渐提升,所以音乐教育改革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这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同学学习声乐的兴趣,本文以当前大学声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实际情况为基础,来拓展分析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大学声乐;教学运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文化、经济等区域的交融逐渐明显,我国也是提高了教育改革的速度,对声乐方面的教育成果也是得到了一定丰富和完善,我国一些音乐家、演奏家们也都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如今大家对于音乐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怎样创作出可以符合大家喜好相符的音乐作品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同学们对老式的依赖程度过高,老师们也在某些方面会由于传统的教育导致对学生们产生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对大学声乐教学改革加以重视,鼓励其创新促进全面发展【1】。
1.当下大学声乐教学的开展现状
最近几年,大家对教育关注度提升,提倡教育改革,其中音乐教育改革备受重视,声乐教学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技巧的掌握和艺术人格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我们传统的声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都随之显现,比如学生在受教的过程中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老师要求同学们做什么、如何去做学生们就被动的去做什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学生们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另外声乐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教学内容的单薄、都是现有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这种模式以及教学的目标都是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的,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认为教师们应该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要合理的把人文主义的理念和思想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以此来提高大家学习的效率,要使音乐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长久发展和立足,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声乐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意义非凡的。
2.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如何?
社会上曾对此事做过相关调研,调研关于师生关系只涉及两个问题:
①你认为你现在的师生关系来说你们的关系融洽么?
A、特别融洽 B、一般融洽 C、不融洽
②假如你的老师对于授课的方式上以及教学内容上都有所改变的话,你觉得会对你的学习成绩以及吸收效果大幅度所提升吗?
A、会的 B、不会 C、不确定
这两个问题的调研一共涉及被调研人员有125份左右,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和老师的关系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不够融洽,第①题中选择A占比32.8%,选择B 占比56%,选择C的占比11.2%;第②题中选择A的占比57.6%,选择B的占比16.8%,选择C的占比25.6%【2】。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老师们在学生心中的情况大多都没有达到理想程度,对于自己大学期间的声乐学习结果并不是很满意并且对大学期间声乐改革教学的理念还是有所期待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上和内容上如果进行改革或者说是转型对于自身的声乐学习是有一定益处的。
3.当下大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3.1缺少良好的互动沟通
其实音乐教育中反复强调的一项就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互动性强才会激发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兴趣,但是现在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老师和学生们的沟通非常的少,他们虽然很依赖自己的老师,但当遇到问题时还是不能够主动的去和老师进行沟通和探讨,声乐学习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师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光靠个人的领悟,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角度都不可能一样,这就会导致理解有偏差,不能做到跟老师及时有效的沟通,就会与正确的偏差越来越大,最终就会进入一个学习的误区,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无形当中也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3.2音乐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我国现在虽已逐渐认识到新型理念的重要,但是由于老师个人素质、同学接受能力等影响,现在的教育观念还是需要更新,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中都处于主体性地位,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影响同学学习的信心。
4.大学声乐教学应用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4.1有利用增强师生互动
学生们会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们围绕学生们的需求来开展教学内容,教师需不断加强自我,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研讨学生心理学的基础上,融入声乐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们主动的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4.2有利用发现同学们学习声乐的潜力
声乐本身具有抽象性,会根据每个人生活环境、本身状态和条件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无限潜力。
5.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5.1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们自主学习,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声乐教学的基本途径,比如在学习《拾彩贝》歌曲时,老师在完成教学后可以布置即兴创作、演唱等任务,引导学生将“ABA”结构运用在实践中,学生可以进行创作,将自己擅长的素材结合作品,老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展示,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肯定等来激发其信心和兴趣。
5.2提供音乐课外时间活动,充分发挥人本主义作用
不仅需要在课堂开展声乐教育,更应该去提供声乐课外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本主义作用,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音乐。
5.3丰富人文教学活动,增加师生间良好沟通互动
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特性,认知能力等综合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类音乐的不同熏陶,以音乐形式产生共鸣,共同探讨良性沟通,达到最好的兴趣状态。
结束语:
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让大家身心愉悦,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鼓励其发展自身特色,充分将人本主义融合在实际教学当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音乐世界,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坚持因教施材,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全面发展。
[1]韩兴.大学声乐教学应用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意义与途径[J].艺术评鉴,2017(08):105-109.
[2]陈翼.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