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审题是关键的环节。学生只有读懂、读透题目,才能对所需要的问题正确把握,这样在分析和解答问题时,才能更具针对性。对于初中化学学科对学习而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而针对农村学生,恰恰不同程度的欠缺这一方面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审题环节。在向学生传授审题技巧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样在解题时,能对题意完全理解。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审题能力;初中化学;问题;策略
初中化学是重要学科之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习题,欲想顺利地、迅速地解答相关的化学问题,审题则是重要的环节。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在解答化学习题的时候,多会出现急于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审题环节,使学生没有全面地、清楚地了解已知条件就开始解题,最终造成解答问题不完善或是解答错误等现象[1]。因此,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审题环节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审题能力与技巧,进而为提高其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意识薄弱
新课改背景下,中考化学习题的命题形式也更加丰富,且题目中的各种知识信息量也进一步增加,这也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农村初中化学教师过于侧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与训练,且欲通过“题海”策略来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习惯性思维,并陷入到预设的“陷阱”之中而出现解题错误,最终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
2、审题能力较低
读题和审题是解决各类化学问题的重要基础与前提。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能力培养与训练,导致学生在解题时易出现审题不清,甚至在各类“陷阱”的误导中出现审题错误等问题,最终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上述问题的出现,看似是因为学生粗心大意所致,究其根源,则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意识、审题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提高对学生审题意识、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而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应试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1、挖掘题目隐含条件,培养学生审题意识
化学习题中均会给出相应的已知条件,但是很多已知条件被“隐含”、“隐藏”了,以提高问题的“难度”。因此,化学教师必须正视对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各类化学问题时能够自主地挖掘出题目中所隐含的各种已知条件,使学生能够将题目中的各种复杂关系简单化,提高排除题目中各种干扰信息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供保障[2]。
在相关“质量守恒定律”的习题教学,教师必须引导、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有机地结合习题中的图表将隐藏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其质量等挖掘出来。
若习题中涉及到一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相关知识,如用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多含紫色石蕊试液成份)进行实验等,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已知条件来深层次地挖掘相关隐含信息——观察小花是否变色,以此为提高学生正确解决习题能力奠定基础。
2、借助各类错题资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与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反思、总结、再实践与不断进步的过程。错误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培养、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错题资源,并利用这些错题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之能够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资源[3]。
首先,教师在利用错误资源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审题能力时,也要引导学生必须对各类错误资源、题型等进行整理、总结及分类,使学生能够在错误资源、题型的总结过程中还要重新进行审题分析,找出当初错误出现的根源,以提高学生审题意识与审题能力,久之还会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正确的审题习惯。其次,教师利用错误资源来培养、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时,也要鼓励学生对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尤其是因审题错误而出来的错误,则要鼓励学习将本次的审题错误进行总结,并将总结、心得加以记录(如错题本或是错卡),并把相关的知识点加以记录,使学生能够在总结、分析错误资源过程中逐步形成“错误资源知识树”,进而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审题能力奠定基础。
3、分析各类题目题眼,提升学生审题技巧
通常情况下,在各类化学题目的关键细节中多会将化学知识、化学问题蕴藏在某一个字或某一个词内,这就是题眼。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各类化学习题题眼的分析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审题技巧、审题能力的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读题时应合理地、高效地结合相应的语境找出题眼,以提高正确解题机率。初中化学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在读题时,可将关键词、关键字用笔画出来,使学生能够在“手、眼、心”并用的过程中,有效排除题中那些干扰的词语、信息,这样对提高学生审题的注意力、审题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在探讨、分析“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因素”选择题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可以在读题时将“水变成水蒸气”加以标记——题眼,并自主结合既有相关化学知识来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干扰性信息,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另外,在涉及以水为素材、水的分解、水的净化等化学问题时,学生在抓住题眼之后,还可合理地结合既有化学知识(与水有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将涉及“水的因素”做出标记——题眼,在结合相关问题、体现试卷基础性原则之下进行正确解题。
三、结语
审题是正确解决各类化学习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审题意识、审题能力、审题技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对提高学生正确解题能力、化学核心素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如何解决高中化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
[2]武曲寅.高中化学竞赛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3]陈伟辉.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