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旗渠的建设是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以山区为主的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样本。红旗渠的修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的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红旗渠的修建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党的领导
引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南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历时十年,山崖安家、野菜当饭、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引漳河水入林县,解决了旱地千里无法浇灌、人畜饮水无法保障的问题,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8年8月底,林县全县成立了 15 个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单个的力量融入了集体,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得到了空前的高涨。在这个时期建成的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顽强意志的凝结,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一、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全国一盘棋要求把国民经济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就像下一盘大棋那样,无论横车跃马,还是飞卒走象,都要从全局来衡量。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显著优势,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国内各项建设事业进步,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红旗渠就是一个全国一盘棋的典型案例。红旗渠的主体工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内,但是水源地却在山西省,是一个跨省份跨流域的工程!河南省委大年廿九向山西省委发函请求支持,山西省委大年初五就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并在大年初七发来回复:“建议林县引漳入林工程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按此设计。”给了林县人民解决生存困境的希望。
红旗渠不仅渠首位于山西,总干渠在平顺县境内还有20公里长,而且有着整个工程最险要的地段,1960年动工时又时逢三年自然灾害,是全国粮食、物资最为短缺的时期。3万多名修渠民工拥挤在沿渠线的小山村里。当地群众看到修渠民工条件艰苦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少群众自己一家几口挤在一间屋子里,腾出房间给修渠民工们住;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给民工们盛碗饭吃,为生病的民工做汤、煎药。
施工放炮砸坏了房子、伤害了牲畜,他们从不提不合理要求,修渠占用了当地的土地山林,他们积极支持,毫无怨言。这种无私支援的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当然,林县的修渠队伍也千方百计的为当地群众服务,工地医院为当地群众看病,林县的剧团给当地群众演戏,县电影队到当地沿线农村放电影,还有的女民工为当地婴儿哺乳;红旗渠建成以后,为平顺县13个村庄留下了放水孔,可灌溉当地3500亩土地,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的吃水困难。正是林县人民和平顺县人民在困难时期的互相帮扶成就了彼此的发展,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势成就了红旗渠,也成就了林州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
二、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了修渠这个大目标,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前方克服一切困难开山造渠,后方各行各业全力支援前方。机动车辆少,各村、各公社往前方运送修渠物料、粮食蔬菜和工具等,都是靠人挑、车推、驴驮,通往前方的道路上,不分昼夜人来人往。粮食部门派出人员,在工地成立临时粮管所,供应粮食;商业系统派出人员到工地设立小商店,供应日用小商品,并安排理发人员到工地服务民工;工业系统组织技术人员设立铁匠炉、工具修理组、缝纫组等等,当时物质条件虽然很困难,但后方总是千方百计努力满足前方的需要,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迅速落实,这正是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优势。
三、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优势。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人民有所呼,我们有所应。被周总理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工程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为了人民来修渠,依靠人民来修渠。“红旗渠的建设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修成红旗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改变落后面貌的巨大力量激发出来,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结语:红旗渠的修建向我们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无可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林州市红旗渠志编纂委员会编.《红旗渠志》.北京:三联书店,1995.1.1
2.秦刚.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OL]. [2020.6.18].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6/16/c_1126112345.htm
3.申伏生.《红旗渠精神读本》[M].红旗渠干部学院内部教材
4.杨贵.红旗渠精神的思考[N].人民日报,199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