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背景下提高翻译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路径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佳
[导读] 在翻译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摘要:在翻译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更加重要。学生高水平翻译能力,并不是教师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不懈地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起来的。所以,教师应该将监督者和引导者以及评估者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指导和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使自身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翻译规律掌握好,具有翻译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培养翻译教学人才的目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翻译专业;自主学习能力;路径

         针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翻译属于一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正确的翻译观树立起来,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更好地培养,使学生初步的翻译技巧学会,相关的翻译理论了解和掌握,基本翻译能力具备。在当前抗疫情背景下,翻译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应该重视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
一、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提倡学生为主体,注重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自主学习的理论,学生对于知识不用再被动地掌握和接受,而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构建知识或者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及督促者,指导和帮助学生,怎样自主学习,无论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还是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地锻炼[1]。根据翻译学习规律和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自主学习概念引入,尤其当前抗疫情背景下,将翻译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更加有必要。
二、抗疫背景下提高翻译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路径
(一)注重积累知识的自主学习
         抗疫背景下,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倡自主阅读的意识,督促学生根据当前的知识背景,主动地将知识构建。阅读无论对于学生储备语料和知识拓展,还是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重要的手段。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信息和学习资料的来源,不只局限于学生手中的教材和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可以将网络资源和资料室以及图书馆等相关现代科技工具有效地运用,对自身的课外阅读不断地丰富,自然真实的语言材料尽量更多地接触。为了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将合适的报纸杂志和中外名著等相关读物推荐给学生,学生博览群书,将中外正确的语言词汇用法了解和掌握,经典句式不断地积累,通过丰富的语言信息,对不同文体行句和遣词以及谋篇的方式进行感受,对于东方和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及思维的不同进行了解。并且相对于课内教学,课外学习也是延伸,教师应该将督促者和引导者以及评价者的重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要求学生既做读书笔记,又要写读后感,在阅读和背诵以及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比较精典的词和句以及段,并且定期交给教师进行检查,对学生阅读以后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了解。写作和阅读以及文化知识等相关的竞赛活动也要经常开展,对学生掌握和积累知识以及灵活地运用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平时成绩中纳入活动参与和完成任务的情况[2]。翻译测试对于检测学生的语言文化也应该考虑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重视,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负责。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翻译课堂的互动
         若想将翻译课程学好,既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大量地进行实践训练,一定的技巧和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致使学生实践翻译的盲目性减少,可以通过翻译教学将该任务有效地完成。因为翻译课时比较有限,翻译教学应该将课堂时间合理地进行分配。课堂上,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都要具有,1课时主要用于教师对翻译理论的讲解,1课时用于学生作业的展示,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一课时,教师对于翻译理论的原则应该详细地进行讲解,将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文化异同进行对比,介绍转换翻译的对策,对各种理论和技巧进行讲解时,各种范文和例句进行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声音、网络以及文本等各种信息教学,使翻译教学趣味得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和理解都能够加深,从而使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得以提高[3]。第二课时,运用多媒休辅助教学展示学生的作业,以便全班学生能够对整篇译文清晰直观地了解。展示作业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派1~2名学生为代表,上台将完成译文的经过汇报。译文演示时,学生可以将该次译前准备资料首先介绍一下,译中分工进行合作。展示作业的过程中,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及对译文的优劣进行评判,使学生下一次作业中借鉴或者避免。
         运用多媒体课堂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非常有利,全班进行点评,统一进行更正,从而使共同学习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充分发挥网络科技的优势,强化翻译实践
         翻译教学不能与实际脱节,在技巧和抽象理论中,必须融入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所以,教师应该将翻译练习的量给学生加大,让学生将真实的翻译任务接触,引导和帮助学生,将课外翻译实践的自主训练积极地开展,使学生实践参与学习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增加[4]。
         普及计算机网络,致使获得信息和交流更加容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完成上,网络也成了得力的助手。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翻译理论进行讲解,每周运用电子邮件形式,将一篇篇章练习发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时间完成,无论是翻译材料的文体,还是题材都尽可能多样化,既难度适中,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工作坊的形式,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人员先将作业独立完成,翻译完以后,小组内分析和讨论,最终由小组的组长代笔进行定稿。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同伴当中吸取素养,致使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不断地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得以促进。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但要实用纸质工具书,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网信息的资源优势充分地发挥,借助网络对学习进行钻研[5]。网络资源就是一个语料库,既新颖又丰富,具有巨大的信息量,既是最快更新的语言教材,又是能够充分运用的最好语言习得环境,能够将语言发展的趋势充分地反映出来。遇到表达难词和难句的行文,可以运用网络工具将资源和答案查找,将翻译的疑难问题解决[6]。
         借助网络,无论是小组和小组之间,还是组员和组员之间,都能够将交流和合作以及讨论更好地完成,或者咨询教师,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将各项任务完成。在网络环境中,将翻译实践不断地加强,既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和知识能力提高,又能够使翻译实践成为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在翻译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思考、发现、评判以及争鸣,建立能力,使严谨的翻译观形成,从而使翻译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提升。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抗疫背景下高校本科翻译专业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此为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高刘鑫.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应用型翻译能力模型建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7):23-24.
[2]张薇.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9,32(03):64-66.
[3]张琛.自主学习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方式分析[J].英语广场,2019(03):53-54.
[4]张果.大学翻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5):38-39.
[5]谭晓,余雅.自主学习视野下的高职现代传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104-105.
[6]杨大霑.论翻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03):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