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办非学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珩 张晨歌
[导读] 非学历教育是指学历教育以外的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对,诸如岗位培训及各种辅导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

         摘要:非学历教育是指学历教育以外的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对,诸如岗位培训及各种辅导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非学历教育这一新型教育形式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非学历教育在七十年代以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持传统观念的人看不惯此类教育,认为它们不能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或者还害怕它们侵蚀正规教育资源,损害正规教育的利益,事实上非学历教育是学历教育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它可以减轻教育需求对学历教育的压力。实践证明非学历教育所需的办学条件相对较低,所以它们的价格较低,而办学效益较高。
         关键词:非学历;教育;发展
一、河南省民办非学历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多元化职场路径、应用型人才需求高涨,如何使非学历教育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找寻因素,分析对策,为河南省非学历教育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非学历教育具有内容广泛性、模式多样性等特点,本文主要对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院及培训机构等非学历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数据全部来源于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由以上数据可知,高等学校非学历教育学生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注册学生人数近几年上升趋势显著;而中等非学历教育无论是对于结业人数还是注册学生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在机构数量方面以及结业、注册人数亦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二、影响河南民办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河南省非学历教育现状可知,根据《民办促进法》政策的不断推进,总体来看,非学历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推动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在当前教育形式驱动下,非学历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逐年上升,但是报考热度相对下降,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非学历教育的办学性质
         在教学形式上,对比传统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更加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因此在花费的时间与费用方面,非学历教育时间上花费时间更短,这是非学历教育的优势。针对企业的需求,社会企业更偏好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而非仅有理论技能,此时,非学历教育的技能培训就格外重要,也更能做到“岗能匹配”。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对于年轻人来说,掌握一门技能,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生活需要以及经济条件,这也是我省非学历教育中职业培训机构得到大力推动和发展的原因。另外,每年河南省高考人数较多,高考没发挥好的学生,在无法选择学历教育时,参加高等非学历教育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途径,这也成为了高等非学历教育中注册学生人数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之一。
         2.非学历教育教学质量不平衡
         非学历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的形式之一。当前我国教育形式发展处于转型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适应市场需求,教育模式与理念也应随之变化。然而,非学历教育的师资大多来自于全日制的学历教育高校教师,他们并无专门从事非学历教育的经验,因此教育质量有待考量。因此非学历教育缺乏“双师型”教师,虽然学校归属为非学历教育,但是上课形式却还是学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有点“挂羊头”的形式话化主义,根本没有机构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非学历教育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重理论、轻实践,没有针对性,师资的匮乏、需求和实际不匹配,这也是使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结业人数及注册学生数开始出现下滑现象的原因之一。
3.民办非学历教育资金来源渠道窄
         目前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资金来源渠道窄,资金力量不足,对于资金需求量较高的教育行业,很显然,对于投入教学方面存在着严重资金不足现象。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单靠学费收入来源支撑是不够的,资金不足也阻碍其有效发展,对于学校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够的。
4.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
         相关的政策文件,仅有文件,但是却没有相关部门落实跟踪到位。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制定详细规划。
         从形式上看,民办教育是被认可的,具有合法地位,但是从实质上看,政府对于此类形式的教育还缺乏信心,这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5.保“量”,还要保“质”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竞争激烈,学校之间也是只管招生不管学生学习如何,师资力量跟不上,从而影响大众对非学历教育的不认可现象。对于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来说,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真正落实“应用型”教学,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促进河南民办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1.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市场管理没有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阻碍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速度与人才培养,我省应当加强政策制定及规划,加强政策扶持,有效整合资源,不断发展非学历教育形式。构筑完善的保障体系。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标准
2.创新教育模式。
         在教育理念上实行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非学历教育应当注重实践性,设定教育目标,使非学历教育形式更加具有应用性。拓宽办学领域,加深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打造”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创建以应用性和市场性为主的教学模式。
3.设置合理的评价机制及社会认可度。
         非学历教育培训结束后,一般情况下颁发相应证书,但是社会对非学历证书认可度不高,从导致非学历教育证书的权威性降低。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及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对非学历教育的认可度,能够使非学历教育人群愿意选择,办学者也才有动力。
4.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
         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应当注重人才的选拔,对教师的培训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教学。从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
         引进强化并落实“双师型”人才建设,本着对非学历教育人群负责的态度,达到真正的教育要求及目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培养当地经济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也能为机构带来预期经济收益。
5.建立教育学术体系。
         建立有效的非学历教育信息网络,培训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国外的非学历教育模式,取长补短,取其精华,融合本省特点,发挥本省特色。
         只有将非学历教育进行转型发展,才能实现终身教育的远大目标,才能更快的构建学习型社会,才能完成非学历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宣传
         舆论的导向正是热度的倾向,全面长远规划非学历教育,明确目标和战略规划,抓紧办学政策,加强探讨和政策落实,对民办非学历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的民办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建设,需要河南省相关部门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学会改善目前的不足,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民.高校非学历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吉林省高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1):19-22.
[2]刘江蒙.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转型方向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7):65-66.
[3]李本友.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教育资源开发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20(02):13-15.
[4]汤丹阳,郭大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服务学科建设发展探索之路[J].成人教育,2020,40(03):73-76.
[5]郑胜,陈军.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路径——以浙江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9(06):9-12.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20年度立项课题《河南民办非学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项目编号:HMXL-20206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